英語分層教學期末總結會

2022年6月29日下午3時,人文學院在志存樓119教室召開了英語分層教學期末總結會。會議由中文系主任陸芳蕊主持,人文學院全體英語教師參加。

會議開始后,陸主任宣布了本次會議的主旨及會議議程。接下來,共有五位教師代表依次進行發言,對本學期分層教學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建議。

首先,姚偉教授提出是否繼續進行分層教學應以教學效果為導向,綜合評定分層教學是否給學生帶來的益處大于其害處。并根據結果評定是否應該對分層教學做出相應的改變和調整。同時,他提出了分層教學的一些問題,比如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行政班,課上學生彼此不熟悉,很難讓學生展開深入的互動,不方便進行管理等問題。

接下來,金明輝副教授提出對分層教學的三個建議:

1.流動性。建議設置AB班10%的學生流動率,增加學生的危機感,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教材分層。目前的教學內容無法體現分層的優勢,可以按照班級的水平調整教材的使用,如,水平較低班級在大二仍然使用基礎目標的教材,適當加入四級內容。

3.考試統一。學生AB班考試內容不一致容易導致學生評獎評優評先的不公平。因此建議考試統一內容,這樣更有助于看出分層的優勢和效果。

接下來許佳歡老師提出2點建議:

1.建議設置四、六級過級獎勵機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實施的獎勵方法可以依據同學們在四級考試中的成績確立不同的獎勵。例如:“英語學習標兵”獎,大學英語免修等。

2.分層教學是為了因材施教,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但是,實施效果表明,將“學困生”組合在一起的班級,會因為這樣的分層施教使一些學生處于負面心理狀態,他們會表現出焦慮、失望,甚至對這門課感到絕望,抵觸情緒很強烈,這就加大了教師教學時的難度,因此,建議是否可以保留一部分行政班級。

 

然后,胡風麗老師提出了3點建議:

(1) 了解學情,教學內容體現難易梯度。分層教學模式首先要了解每個分層班級的學情,如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習慣、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目的的共性和差異性,預先設想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障礙,提前想好各種應對策略。其次就是要對教學任務進行分層。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認知能力,對于基礎不好的班級要側重記憶、模仿和重復,主要為了使其掌握基礎知識;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要注重培養其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令其發散思維和注重實踐。

(2) 增加實踐,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的不同環節設置合適的實踐內容,讓學生動起來,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可在對話部分結合書中的場景以及例句,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和創新,分角色創造出新的對話。

(3)分組合作,組間互評

課文部分將難度適宜的段落分給各個小組,由組內成員完成不同環節的內容,從查閱生詞到準備PPT,從閱讀到翻譯,都由不同成員完成,然后對全組的表現進行打分,最后組與組之間進行互評,取長補短,使學生提高團隊意識的同時又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接著,外教Patrick教授指出,針對此學期的線上、線下兩種方式的教學,提出了自己的兩點建議。首先,針對線上教學,我院需要建立一個線上教學的模式Online teaching model,需要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其次,針對線下教學,我院需要改變現有課程設計。現有的課程更多的注重讀寫課程,而我校的學生更需要加入聽力和口語課程。

會議最后,陸芳蕊主任就以上教師的發言做了總結。首先,陸主任對發言的幾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寶貴建議給予了肯定和感謝。陸主任感謝各位老師認真思考,精心準備,建議大家就各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提出更加可行的分層教學實施方案。

 

撰稿人: 曾曉慶

編輯:張明林? 崔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