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院召開十一月份分層教學總結會

2022年12月2日(星期五)下午,人文學院線上召開十一月份英語分層教學總結會,會議由外語部主任呂元主任主持,人文學院全體英語教師參會,本次會議議題共探討兩項內容:一是如何提高課堂四級知識講解;二是如何做好期末階段線上英語教學工作。本次會議共有四位英語教師代表就以上議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會議首先由金明輝老師發言,針對第一個議題,金老師指出兩點對策:一是利用上課時間集中講四級真題。在做題和講題過程中讓學生們分享自己的答題技巧和備考經驗等,老師再進行補充和講解。二是在課堂講解時滲透四級考試內容。可安排學生講解課文單詞的同時找出該生詞在四級中的考點,老師在講解課文和練習題時會滲入四級相應的寫作技巧、翻譯技巧以及答題技巧。

針對第二個議題,金老師用兩點來概括就是多提問、多提醒。1.多提問。跟線下上課相比,要多設置提問環節,讓全班同學都參與進來,讓學生有問題可想,有知識可記,有事可做。1.多提醒。由于教學形式的限制,老師們很難通過小屏幕看清學生的學習狀態,但可根據以往對學生的了解,對某些愛睡覺或愛玩手機的學生要進行預防性的提醒。同時也可以請課代表進行協助管理,共同維護課堂教學的秩序和效率。

第二位發言的是李菲菲老師,針對第一個議題,李老師從聽力、讀寫、翻譯三個方面進行深度剖析。1.聽力。把聽力內容分為聽前預測、聽中記錄和聽后檢查三個步驟。聽前預測時,同學們利用1-2分鐘的時間通讀全文,盡可能通過邏輯關系猜測出空缺處需要填寫的單詞。在聽的過程中精準定位,做好記錄。聽后,要求學生要檢查語法和單詞拼寫。2.讀寫。通過教材中的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習題進行。對文本內容關鍵詞定位、主題句和細節論證方面進行劃分和辨別,提高敏感度。同時滲透寫作技巧并總結此類型的寫作模板。3.翻譯。老師在講解過程中盡可能找到體現在詞匯、句型和語法的題型并進行舉一反三的高效練習。

針對第二個議題,李老師認為雖然線上教學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可以制作高質量的PPT來吸引學生,同時也可在授課的時候錄制課程,課后反復聆聽鉆研,強化自己的授課語言,力爭做到簡潔、凝練。

第三位發言的是王子南老師。針對第一個議題,王老師主要從聽力、翻譯和寫作內容進行闡述。王老師指出聽力內容按照四級篇章題目設置加入配套題目,可以從真題或VOA和BBC慢速英語軟件中提取當作課前練習;講解翻譯題型時注意穿插翻譯技巧講解,如漢英語言邏輯的區別,中文以重復為美,英文以多樣性為優等;寫作題型把真題范文翻譯成漢語,從母語角度把握議論文寫作要素和結構特點,拋出社會性話題引導學生先寫出大綱和思路,后期完成正確句式的書寫,學生只需寫出語法正確語言流暢的簡單句即可,不要過度追求高大上。

第二個議題,王老師指出,大二學生可以每節課前以知識點考查形式把期末考試題型內容進行提問和梳理;大一學生可以在課上利用10分鐘進行針對性題型講授,告知學生授課內容在期末考試會以何種題型和形式體現。

第四位發言的是張娜老師,針對第一個議題,張老師指出四級并不是單獨的學科,是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一次評估。我們英語教材《大學體驗英語》四冊書,雖然課文篇章比較晦澀難懂,但是其中所應用到的單詞,大多數屬于四級范疇。在日常英語課堂中,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確保學生認真聽課,也是在潛移默化的提升英文水平。另外,我們英語課需要完成本身教學任務,分配給四級的時間不會特別多,我們可以在課堂上簡單的講一些四級的答題技巧,同時也應該提醒學生,針對四級的題海練習還應該在課后多下功夫。

針對第二個議題,張老師指出線上教學有的同學可能會有僥幸心理,認為老師可能看不到或看不清他們的聽課狀態,但這個時期我們老師就更需要做到嚴格,看到學生的一些不符合學校的規定就要明令禁止,防止愈演愈烈。

會議最后,呂元主任就以上四位教師的發言做了精煉的點評。對各位老師總結的本學期教學成果表示贊許。同時也希望各位英語教師都能汲取本次議題內容的精髓,并能夠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去,力爭不斷提高我校本科生的四級過級率。

 

˙撰稿人:隋金平

編輯:張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