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人文學院舉辦首屆科研成果展覽
為了提升人文學院全體教師的科研能力,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教師做到教學與科研“雙豐收”,2023年3月31日,“人文學院首屆科研成果展覽”在南校區志存樓126教室啟動。人文學院關四平院長、外語部呂元主任、中文系黨菲菲主任及全體人文學院教師都參加了此次歷時一天的科研成果展覽。
在啟動儀式上,關院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簡短講話,他說,教學與科研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人文學院的教師要“以科研反哺教學,以教學促動科研”,讓教學與科研發揮各自優勢,在教學中不斷提高科研水平,讓科研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各位教師要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將科研成果引入教學,通過科研實踐培養科學思維,優化科學方法。
本次展覽以人文學院2020年以來的科研成果的原件展示出人文學院教師科研工作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人文學院的科研成果有課題兩項、教材兩套、譯著一部、專著七部、論文四十九篇,其中有關四平教授出版的專著《三國演義解讀》、呂元副教授出版的專著《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研究》、金明輝副教授出版的譯著《國際建筑作品2001-2021》、許佳歡老師出版的專著《中西文化對比下的唐詩意象英譯》;王子南老師出版的教材《新航向大學英語》;呂元副教授的省級科研課題“應用型本科民辦高校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性研究”;關四平教授發表的CSSCI論文《論唐代鬼魂題材小說的審美特征》與《君子和而不同–<三國志演義>蜀漢君臣矛盾的文化透視》、郭鵬副教授發表的CPCI論文《Analysis of Parody in Donald Barthelme’s Short Story Bluebeard》、陸芳蕊副教授發表的CPCI論文《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Ecological Classroom and Ecological Teaching Mode》、黨菲菲老師發表的CPCI論文《Research on Flipped Classroom Online Teaching Method of College English》、武芳老師發表的CPCI論文《An Analysis of Aesthetic Value in Darkness Visible》、張娜老師發表的CPCI論文《A Study on the Symbolism of Robert Frost’s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ep Ecology》、胡風麗老師發表的CPCI論文《Research on Ecological Human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李菲菲老師發表的CPCI論文《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in English Writing》、趙明非老師發表的CPCI論文《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務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張璐老師發表的CPCI論文《An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Shelley’s Ode to the West Wind》、賈倩老師發表的論文《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探討》等等,這些科研成果都集中展現了人文學院各位教師在科研和教學的道路上取得的不斷進步與成績。
人文學院的各位領導對此次展覽非常重視。在展覽現場,關院長對教師的科研成果進行了肯定,與教師進行了深入交談;并對教師進行了一對一的現場指導,鼓勵教師要利用這次展覽認真學習,注重積累和總結,希望教師今后有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關院長在指導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博學的學術智慧和嚴謹的治學作風讓教師受益匪淺;教師從關院長的話語中受到了鼓舞,也明確了今后科研努力的方向。各位教師在現場認真翻閱,并進行了相互學習交流。
通過此次科研成果展覽,各位教師拓展了科研思路,激發了靈感;了解了學科領域、行業動態;重新認識了自己,用科研成果重新評估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明確了努力方向。關院長對各位教師提出了要求與希望,教師要將教學與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與科研能力,通過教學形成獨特視角、創新思維、科研意識;要通過科研提升教學水平,將科研融入到教學中;主動肩負起教學與科研的重任,把自己對科研的追求融入到教育事業中去。大家紛紛表示:要以優異的教學科研和學術科研成果迎接評估,為保證評估完勝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撰稿人:楊芙蓉
編輯:李佳頎 張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