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有長策 成功會有時 ——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期末項目包答辯順利完成
根據學校的項目包有關教學要求,人文學院師生經過認真總結和準備,于6月28日上午分別舉行2021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兩個班級的項目包期末答辯。本次答辯人文學院中文系組成兩個答辯委員會,每組三人,共有6名教師參加,分兩組進行,一組的答辯主席為鄧大軍老師,一組的答辯主席為陳玲玲老師。總計有63名學生參加答辯。經過四個多小時的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于中午12點半順利完成了答辯。
本次答辯內容圍繞《語文教學》項目包進行,項目包內包含《古代文學2》《語文教學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三門課程,其中《古代文學2》為核心課程。參與答辯的同學,以三門課程為出發(fā)點,圍繞學習內容,總結心得體會、個人感悟等,配合PPT進行答辯展示。答辯組教師,針對學生答辯內容提出相關問題,并跟蹤追問,并給出相應分數。
在各答辯主席宣布答辯開始后,學生依次登臺答辯。在內容上,本次答辯選題緊緊圍繞核心課程《古代文學2》展開,答辯學生根據學習內容,選取不同角度,進行選題和內容展示。在形式上,以PPT與答辯講稿相結合,進行展示和講解。
其中,漢語言2101班的王子丹同學以《在豪情與風物之間寄興傳神》為題,抒發(fā)了她研讀李白詩歌的所思所感;2101班的王玉潔同學以陶淵明文學生涯為主題,展開了題為《三仕三隱——靖節(jié)先生揮墨圈出一個方圓》的答辯。漢語言2102班的韓雨思同學以古代文學中的女性文學家為主題,進行了題為《蜀錦征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穿越時空的花開時刻》的答辯。
在答辯的準備和展示的過程中,人文學院學子對本學期所學內容進行了鞏固和拓展,不僅夯實教學成果,更開闊視野,挖掘興趣點,對相關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答辯過程中,同學們從文學出發(fā),又不局限于文學,架起了文學與歷史、哲學、宗教、政治的橋梁,探尋了更廣闊的中國文化世界,真正達到了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學主張——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所長。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人文學院將繼續(xù)發(fā)揚我院中文系師生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的學習精神,繼往開來,更上層樓。
撰稿人:張樂涵
編輯:李佳頎?孫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