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 人文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科研工作推進會紀要

為提升本專業教師的科研能力,完成學校的科研任務,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2024年3月7日(周三)下午,人文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全體教師在人文樓312教室舉行專業科研工作推進會。會議是由專業帶頭人關四平教授按照學校《專業帶頭人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要求提議召開的,會議的議程與內容由關四平教授設計,由中文系主任陳玲玲布置和籌備,經過一周的認真準備后方順利召開。會議由陳玲玲主任主持、關教授主講、主管學院科研工作的李晶副院長做總結。英語學科兩位系主任武芳、許佳歡也應邀參加會議。

大會第一項,陳玲玲主任宣布開會,宣布本次會議的議程,并宣讀《學科帶頭人目標管理責任書》。

大會第二項,關教授發表講話,他指出大學教師必須教學科研兩條腿走路,相輔相成,必須要有科研素養,具備科研思維。科研既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層次,更是指導學生寫作學士學位論文的必備素養與基本能力。正如乒乓球教練必須自己球打得好,游泳教練必須會游泳一樣。他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全體教師經過一周準備后拿出來的會上科研匯報材料甚為滿意,給予高度肯定,希望本次會議能切實達到預期目的。

大會第三項,教師們逐一匯報科研情況,專家組發表評審意見。大會事先把教師們寫好的科研匯報提綱打印出來發給專家組成員審閱,大會現場教師再進一步進行解讀,專家當面評議、提問、指導,教師一一答辯。專家組由關四平、劉寧寧、許淑媛、鄧大軍、李晶五人組成,關四平任組長,并主持整個評議過程。教師們準備、匯報的科研內容包括:碩士研究方向、碩士學位論文題目、已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及其它科研成果、擬出下一步學術增長點及研究范圍、擬寫的學術論文(含系列論文、專著)題目,等等。采用講一位評一位的方式,專家們對所匯報內容的框架內容、研究價值、可行性、邏輯性、所存在的相關問題一 一作出點評和指導,開誠布公,實事求是,實話實說,注重學術性與實際效果,具體到位,切實可行,并推薦了一系列相關學者的研究書目。每位教師均作出相應答辯。專家們的指導性意見宏觀方面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科研內容的選題可從本專業研究領域入手,也可在碩士論文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性研究或深入挖掘,還可以在目前教授的課程中選取相應的研究方向。

2.在比較研究的課題中,要注意比較研究的理論依據、研究的意義價值,以及在比較研究中注意“同中之異”和“異中之同”的不同側重點及框架梳理。

3.在科研選題時,要注意具體概念的界定以及選題范圍的把控,稍大的范圍可做項目課題、系列論文或專著內容方向研究,稍小的范圍可先從論文著手,再逐步推進研究。

4.課題內容的研究可以與當下熱點內容結合,保證在科研領域中有一定的創新性。

評審結束,關四平教授做簡要總結,他說:本次專業科研工作推進會達到了預期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師們態度特別認真,能夠深入思考,拿出的思考成果比較靠譜,有一定可行性。教師們結束了彷徨、猶豫、觀望、舉棋不定的狀態,明確了方向,確立了選題,鼓舞了斗志,堅定了信心,躍躍欲試,秣馬厲兵,馬上就可以揮筆寫作了。他希望大家趁熱打鐵,堅韌不拔,積極吸取專家團隊的建議,并進一步落實到具體內容的撰寫過程之中。關四平教授還部署了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并提出青年教師授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第一,授課內容必須飽滿、充實,要達到大學本科的層次要求;第二,在具體講解過程中要注意論點要精煉、論據要典型、論證要有說服力,在教學中要加強科研思維的運用,以科研反哺教學。這是下一步他聽課時要重點檢查的內容。

大會第四項,李晶副院長代表學院做會議總結。第一,基于遼寧傳媒學院作為應用型和以傳媒藝術類為主的多科性本科院校,教師在進行科研選題上需要把應用型、傳媒藝術和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特色三者結合起來。第二,在研究選題時可以以《2024年沈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努力打造遼寧新時代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為政策引領,將科研工作與遼寧發展相結合。第三,在選題上要有一定的創新內容,可以結合當下AI技術的優勢、挑戰和未來發展方向以及AI技術與傳統寫作課相結合的實踐案例進行創新研究。

最后,李晶副院長對人文學院2024年度目標責任書的科研工作進行了介紹和目標初步分解,她要求中文系各位教師以專業為依托,以目標責任書為引領,認真解讀科研政策,虛心向前輩學習,將學術性與應用性相結合,要在本年度科研工作上有突破。

 

 

撰稿人 |?隋金平

編輯 | 李佳頎 宮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