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學術道德 踐行科研誠信?——人文學院開展科研誠信宣傳教育活動
為加強我校科研誠信建設、提高人文學院全體師生的誠信意識、規范學術行為、維護學術道德,5月15日下午,人文學院在人文樓410教室開展科研誠信宣傳教育活動。活動由李晶副院長主持,人文學院全體無課教師參加此次活動。
首先,李晶副院長對《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調查處理實施細則》和《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研誠信建設和學術不端治理的指導意見》的文件進行詳細解讀,并傳達相關工作要求以及文件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工作要求等內容。重點強調全面加強人文學院師生科研誠信,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全體班導師在本月召開關于科研誠信的主題班會。
會議上,隋金平老師指出科研誠信是科學研究的基石,同時也是高校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師更應該發揮誠信表率作用,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建立相關科研誠信制度,加大對科研不端行為的處罰力度。
姚偉老師以自身經歷作為例子,分享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誠信的案例。這些案例生動地展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廉潔自律的處事之道。同時指出,做人做事之要,誠信教育永遠在路上,希望所有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始終保持嚴謹、求實、誠信的教學作風。
張璐老師對教師學術不端行為的案例進行剖析,指出學術不端行為會直接影響教師整個職業規劃,甚至會嚴重影響學校的專業發展。另外對本科同學在畢業論文的查重進行了補充,特別強調了畢業論文撰寫的誠信問題,并指出畢業設計抽查如果發現學術不端等情況會帶來的嚴重后果。
為了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科研環境,促進科研水平提升,人文學院全體教師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通過本次《科研誠信承諾書》的簽訂,大家深刻認識到在研究開展、論文撰寫過程中都應恪守職業規范與科學道德:不得抄襲、剽竊他人成果或偽造、篡改研究數據、研究結論;不得購買論文;不得違反署名規范等。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上,要發揮好科研引領的作用,強基礎、促轉化,堅持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師資能力提升原則,發揮自我特長。
會議最后,呂元院長總結發言。呂院長強調人文學院全體教職工要遵守學術準則,互相監督,嚴禁出現學術不端行為并強化自我管理,求真務實做好科研工作。本次科研誠信教育活動使人文學院學院教師認識到了科研誠信的重要性。學院將繼續加強科研誠信教育,完善監督機制,確保科研工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撰稿人:武婷
編輯人:李佳頎 宮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