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狂沙始到金 ——人文學院召開線上教學研討交流大會

為做好疫情防控形勢下校園封閉期間的線上教學工作,3月30日13點30分人文學院召開線上教學研討交流騰訊會議,總結前段線上教學工作,交流分享線上教學的經(jīng)驗與做法,學習學校的相關文件,強調教務處、督導處查課中發(fā)現(xiàn)的普遍問題,切實保證在線教學工作高效平穩(wěn)運行。人文學院全體教師參加大會,認真收看,積極發(fā)言,高度重視。會議由外語部呂元主任主持,共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 一、前期線上教學工作總結。呂元主任對前期線上教學工作做了全面總結,肯定了成績,指出了問題,鼓勵大家繼續(xù)努力,把線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 二、學習和解讀教務處相關文件和要求。中文系主任陸芳蕊帶領大家又學習了一遍《遼寧傳媒學院線上教學標準十項清單》全文,并做了重點解讀,強調一定落實十項清單和教務處英處長的講話精神,實行十項清單全覆蓋,全面落實到位。

 

? 三、教務日報和督導日報反饋情況匯總。體育部主任肖劍平把《教務日報》和《督導日報》上面關于線上教學檢查的教學情況一條一條地進行匯總、梳理,并且把全校的情況反饋給大家。其中線上教學優(yōu)點歸結出7條,同時總結出人文學院被學校表揚的教師有13名:他們是呂元、楊本增、杜文潔、許佳歡、賈倩、廉春福、曾曉慶、黨菲菲、郭鵬、趙淑華、張琳、王菲、肖劍平。人文學院專職和兼職教師63人,其中55人被學生評為滿意教師。滿意教師中的鄧大軍、李晶、賈倩、許佳歡、杜天龍被評為學生最滿意教師中前五名。

肖老師又針對近期教務處、督導處查課中發(fā)現(xiàn)的普遍問題,一一進行重點強調,要求大家有則馬上改之,無則引以為戒。

 

? 四、教師代表經(jīng)驗交流、做法分享 ??

人文學院從學生最滿意教師和被學校表揚的教師中選出各學科6名教師代表在大會上發(fā)言:

? 1、杜文潔老師發(fā)言:

(1) 嚴字當頭,實現(xiàn)目標。教師對待自身要嚴格,備課嚴謹,思考用什么樣的方式學生更能接受。對學生要嚴格,從出勤到消化課堂的內容,通過作業(yè)形式掌握知識。

(2)注重教學互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3)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直播與語音相結合的方式,由于計算機課程的實踐操作性,分享各自的成果點評達到預期的效果。

? 2、鄧大軍老師發(fā)言:

本學期講授“現(xiàn)當代文學”課程,會上引用了《智慧與國學》的一段文字,并提到大學課堂上是師生互動的產(chǎn)物,知識的傳達需要有不同手段,而微信的語音條保證了這個非常時期能夠傳遞教學內容和解讀文學作品。

? 3、李晶老師發(fā)言:

(1)教師應具有愛心。用真心換真心,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的真心付出,在傳達課程思政時,多向學生宣揚正能量。

(2)教師應具有耐心。學生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3)教師應具有責任心。教師應花很大比例的時間在備課上,課堂上用鼓勵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們參與到各種活動中。

? 4、許佳歡老師發(fā)言:

(1)教師的溫和的性格讓學生覺得有親和力,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吸收知識也會更高效。

(2)教師與學生對等的關系,課堂中避免“一言堂”,成功的課堂必須是教師和學生的雙方參與。通過讓學生匿名寫下對自己的不滿,了解學生當下的訴求,進一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 5、黨菲菲老師發(fā)言:

(1)強調課前的簽到環(huán)節(jié),以小組的方式完成簽到,既省時又高效。

(2)線上講課備課尤為重要,以第三單元為例,教師可以用圖片的方式引出本單元的主題;課前設置好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和思考;同時電子版的信息提前準備好,通過“預約”答題的方式,抽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 6、杜天龍老師發(fā)言:

他提出會事先找到一些體育課中如散打和拳擊動作的針對性的視頻,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中盡快掌握動作的要領;以將心比心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現(xiàn)如今的境遇,通過介紹成功的運動員背后的艱辛比如谷愛凌,可以讓學生樹立信心,明天一定更美好。

 

? 五、解讀2022年(第15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

陸芳蕊主任解讀了此次比賽的方式并布置了任務:是通過學生完成(教師指導)微課和教學輔助課件的方式,作品選題限定于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漢語言文學,遼寧傳媒學院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服務處通過遴選優(yōu)秀的作品參加上一級的省級比賽,陸主任指出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

? 六、關院長講話

? 1.師生共同努力,保證教學水準。雖然線上教學,要保證教學效果和水準在兩個方面不降低:一是保證大學本科的教學水準不能降低,二是課堂教學水平不能降低。課上互動的比例是適度,要保質保量,保證完成教學計劃,梳理好重點難點。

? 2.眼見屏幕課件,耳聽語音講解。二者有機配合,相得益彰。教師上課要電腦和手機同時運用,電腦上把線下授課時準備的PPT內容,分條地有重點地逐步發(fā)到微信群里,然后教師看著電腦屏幕的文字通過語音對文字進行講解。學生聽課也要求他們電腦和手機同時運用,把手機連到電腦上,眼睛看著電腦屏幕上的課件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小視屏等等,耳朵聽著老師的語音講解。這就基本與線下的課堂教學達到一致了,就可以保證課程的授課水平達到原先線下的水準。中間要有恰當?shù)幕迎h(huán)節(jié),講課時要充分利用教材,布置好課下作業(yè)。學生課下的時候可以根據(jù)語音回放和PPT文字整理筆記。

? 3.獨處心靜想課題,教學科研不分離。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就是比較好的課題,希望人文學院的全體教師能夠珍惜時間,利用空閑時間進行科研論著的寫作,完成本學年的科研任務。

? 4.評估大事,必須抓好。關院長特別表揚了呂元主任、胡風麗老師和黨菲菲老師,他們在評估資料和教學材料的完善補充工作中,及時跟進,辛苦付出。及時地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評建處下達的任務,正是他們的努力和全體教師的密切配合,人文學院受到了評建處的表揚。

關院長號召人文學院的全體老師向學生最滿意的五位老師學習!提醒教師們疫情期間按時核酸檢測,做好防護,保證健康,這是保證線上教學保質保量完成的基礎和前提。

最后,呂元主任對6位經(jīng)驗交流老師的發(fā)言做了精到的點評,總結了本次會議精神,希望人文學院教師能夠嚴格按照學校線上教學標準,精心準備課程,上好每一堂課。

 

 

??撰稿人:王菲

編輯:張明林? ?崔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