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院2022“云端相伴”社會實踐系列報道(十四) | 漢語言文學2102陳保言
2021—2022寒假期間,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精神,為滿足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多元化成長需求,人文學院組織同學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各學生按照自己的優勢對需要的少年進行輔導。成功開展了第三期“紅領巾心向黨 與你‘童’行 云端相伴”成長陪伴計劃。人文學院將對2022年“云端相伴”成長陪伴計劃中優秀人員進行展示,以鼓勵我院學生積極投身志愿服務中,為自己的人生中增添一抹亮色。
這次的云端相伴的經歷意義非凡。課前,我與家長充分溝通后明確了教學科目及上課時間,并開始著手準備ppt;怕自己的知識有紕漏又去網上反復查詢本節課的相關知識,保證不會灌輸學生錯誤的知識。初次上課課前難免會有些緊張,但是真正上課時反而很適應,按照課件一步步的往下講,很輕松的完成了第一次的輔導。第一次被叫老師有點不適應,還有點開心。后來因為通知不讓講新課,所以需要更改之前準備好的課件和授課內容,在與家長溝通后,更改了部分的輔導時間和輔導內容,也讓接下來的輔導過程進行的更加順利。經過不斷的接觸之后,我發現孩子并沒有家長所說的在語文這項科目上的弱勢,反而許多我認為的她不認識的字孩子都能對答如流,對古詩方面的掌握也算是游刃有余,在語文知識的學習方面還是很有潛力的。冬奧期間,我與譚子寧同學共同參加了“共畫冬奧吉祥物”的活動,孩子家長非常愿意并且積極的參加了此次活動。正趕上學校征集同學們身邊的“冰墩墩”雕塑,手辦及繪畫的活動,譚子寧同學所畫的“冰墩墩”還登上了我校的推文。正所謂“教學相長”,這次的云端相伴活動也使我受益匪淺。我在輔導孩子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豐富了我自身的知識技能和教學經歷;實現了一些個人價值;也算是回饋社會,為社會奉獻了我個人的微薄之力。如果以后還有這樣的機會,我很愿意參加活動,再次成為其中的一員。
編輯:張明林? 王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