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院召開“考試命題與試卷分析”研討會

11月17日下午,人文學院在志存樓125教室召開了“考試命題與試卷分析”研討會。這是為學習、落實崔國生教授《考試命題與試卷分析》專題培訓講座精神,進一步推進人文學院“迎評”工作的深入開展而召開的專項會議,全體教師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外語部呂元主任主持本次研討會。呂主任簡要地介紹了本次研討會的主題,并邀請四位教師代表依次上臺發言。

第一位發言的是中文系隋金平老師。她分享了自己對于本次培訓的學習體會:通過學習崔教授的培訓,她對有關中文專業的考試命題和試卷分析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在試卷分析當中,一定要注意試題和教學大綱的吻合度;成績分析報告要針對期末試卷進行分析,這樣才能找出客觀問題的存在;試卷分析主要是為了保證命題的質量,進而做出成績分析,為以后的教學進行指導環環相扣;試卷分析表要量化分析,不能憑經驗而進行評價。她提出,中文專業完成任務要克服諸多困難。如:試卷分析和試卷分析和命題人要區分,但中文教師是一人擔任一門科目甚至是多門科目,有一定難度;另外,中文專業的教師批卷和閱卷量比較大。隋老師通過學習崔教授的講座,對有關中文專業的考試命題和試卷分析的建議如下:中文專業完成任務稍有困難。例如:試卷分析和試卷分析和命題人要區分對待。但中文教師是一人擔任一門科目甚至是多門科目很難實現;另外,中文專業的教師批卷和閱卷量比較大。

第二位發言的是外語部李菲菲老師。她從英語的角度進行思考,認為在編制題目的時候,應該再做一些改變或者大膽的突破,進一步思考如何凸顯出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其次,重視答題體驗,發現試卷問題,及時解決。她談了應該考慮和教學、考試大綱相吻合的問題,還要去衡量試題的難度,還有一些技術性問題,可能會使用到的一些關鍵的數據,如果能夠從這些方面充分地思考的話,可以準確地進行試卷分析和成績分析。

第三位發言的是中文系的張璐老師。她表示通過培訓,她系統地了解了不同類型考試及其功能,這對于教師把握考試及教育方向有很強的指導性。如考試類型及功能、原則等,讓教師們真正了解科學化、規范化考試標準。命題的規范性及崔教授列舉的我校試卷的實例,也促使我們反思并預防我們在試卷命題時出現這類錯誤。結合現行考試,深度探討相關細節問題是很有必要的。如試卷分析及成績分析的利用度效率,考題中教材內知識部分與課外能力部分如何把控比例,試卷分析或成績分析在大學英語結課學期是否需要體現改進措施;外語考試是否可以嘗試多維度題庫機考等形式。

第四位發言的是外語部的王子南教師。她提出,因我校英語采取分層教學的授課形式,對于同樣的考試題型,A、B層的分值或考查形式可以稍作改動。在試卷難度方面,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考核為分“了解”“理解”“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四個層次,A層學生可采用3+3+2+2的比例設置題目,而B層學生可按照4+3+2+1的比例設置題目,保證大部分學生達到及格線同時也使班級成績趨于正態分布。關于命題規范方面應注意以下方面:題干與選項的設置應明確、避免出現歧義;題型的編排順序要合理(客觀到主觀、從易到難);主觀題設置公正明確的評分標準,圈定給分點和扣分點以及對應的加減分值。

在教師代表發言后,中文系李晶主任也談了自己的體會,以促使大家做進一步的思考。她指出,此次培訓讓我們初步了解了關于試卷命題和成績分析的操作流程。現階段,我們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千方百計地解決在考試命題和試卷分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最終達到評估要求。

接著,外語部呂元主任對各位教師代表的發言做了總結。他認為各位發言教師對本次培訓都有著自己的深入思考,對人文學院各學科的考試命題和試卷分析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議,比如對英語分層教學中AB級的期末考試題型改革,是否可以采取抽樣分析等建議。

最后,關院長就考試命題與試卷分析問題對全體教師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認真學習,狠抓落實。他要求全體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崔教授的培訓講座,并將學習所得盡快落實在實際工作之中。第二,執行文件,深入細化。通過本次培訓,按照學校考試命題、閱卷等相關文件要求,具體落實,全面完善,體現在命題與試卷分析的優化之中。第三,知識能力,全面提升。全體英語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將英語學科的期末考試與英語四六級考試結合起來;中文學科教師要通過期末考試,使學生文學知識豐富,文本分析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全面提升,寫作能力大大增強,進而達到效果優化,實現雙贏。

 

撰稿人:陸芳蕊

???????????????????????????????????????編輯: 張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