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 最是書香能致遠 —-人文學院開展師生聯動讀書分享活動
為引導人文學子養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習慣,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現代化人才。人文學院于5月8日在人文樓410舉辦了以“書香遼寧–閱讀新時代 青年話振興”為主題的師生聯動讀書分享活動。人文學院承辦此次活動旨在激發教師和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提升個人素質,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凝聚力量,共同應對振興發展的新挑戰。
一、宣讀議程
活動中,李晶副院長首先宣讀了會議議程,即:馮茂森書記講解并號召“書香遼寧–閱讀新時代 青年話振興”的讀書活動,兩位人文學院的老師和兩名學生分別進行讀書分享,最后呂元院長進行會議總結。
馮茂森書記首先詳細闡明了青年讀書主題活動的重要性和選拔規則,并號召教師與學生積極參與。
二、教師分享
李菲菲老師分享了《云淡風輕》一書,她講述該書探討了書中所蘊含的東方哲學思想與生活智慧。她深入分析了書中的關鍵篇章“千里江山圖”,如何在現代教育實踐中應用這些古典美學原則,以及它們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李老師的講解不僅學術性強,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啟發性,為聽眾呈現了一場思想與美學的盛宴。
另一位教師劉菲菲從一個童年視角的角度,解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她詳細地闡述了通過童年視角描繪的社會現實與個人情感的復雜交織,展示了文學如何作為一種力量揭示歷史與人性。她的分析不僅體現了深厚的學術背景,也彰顯了對文學作品深刻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三、學生分享
學生分享環節同樣精彩,來自文學本2306班的梁媛同學討論了《大遼河》中的精彩句子,通過河流的歷史變遷來反映遼寧的社會發展。河流不僅是自然地理的元素,也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承載著地區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身份。通過對書中描述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命運的精細剖析,他讓聽眾對遼寧的地域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他的分享充滿激情,將地理學與文學研究巧妙結合,展示了青年學子的學術深度和研究潛力。
另一位王博同學講述《大地中國》一書,通過該書他探索了中國的廣闊地理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聚焦于書中對中國各地地理特征的生動描寫以及這些地理特征如何塑造了當地的文化與生活方式。通過朗讀幾段引人入勝的描述,不僅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無限敬仰,也傳達了對中國文化深深的贊美。
四、院長總結
活動最后,呂院長做了總結,并對未來的讀書活動進行了動員,強調師生聯動、同臺分享的重要性。通過此次師生聯動讀書分享活動,人文學院為老師和學生們創造了一個溝通平臺和互動的讀書環境。持續不斷的讀書分享會也有效地傳播了正能量,增強了青年的精神力量,為學院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文化支撐。
撰稿人:胡穎麗
編輯人:朱蘇燕兒 宮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