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的好處
怎樣選擇簡單便捷、行之有效的鍛煉方法?這里向大家推薦一項簡便有效的健身“利器”——跳繩。
??1、強化心肺功能,提升耐力水平
跳繩以下肢運動為主,全身其它部位肌肉輔助。下肢肌肉占全身肌肉的40%以上。肌肉反復地收縮、放松,促進了血液循環,增加了氧氣的利用。同時,由于運動中呼吸加快,提高了肺的擴張能力,增強了肺容量。因此,長期堅持跳繩能使心肺功能同時得到加強,使人變得更加耐疲勞。
?2、得到時效性更強的減肥效果
跳繩同其它有氧運動一樣,能夠大量消耗能量,燃燒脂肪。但研究表明,同其它耐力運動相比,在同樣的時間里,跳繩的燃脂效率更高。有專家列出一個體重70kg的人,進行下面五項有氧運動的熱量消耗:
游泳:每小時消耗714kcal;
騎單車:每小時消耗424kcal;
爬山或爬樓梯:每小時消耗509kcal;
慢跑:每小時消耗483kcal;
跳繩:每小時消耗546kcal。
可見,除游泳之外,跳繩燃脂效率要明顯高于騎車、慢跑和爬山等常見有氧運動。因此,對于那些立志減肥但平時工作較忙的人來說,不妨選擇跳繩作為更為經濟、有效的瘦身手段。
3、強化骨質,預防骨質疏松
在連續跳動過程中,跳繩對骨骼系統反復地撞擊,可以促進骨小梁在應力性方向的重塑,改善骨小梁構型,增加骨小梁數目。同時,有利于增加骨質密度,防止無機鹽的丟失。對于維護骨骼系統的負重功能和骨質的堅韌性十分有益。
4、提高人體的力量、柔韌、反應、協調、靈敏等綜合素質
連續跳動是一種快速重負荷節律性運動,無疑會增加下肢肌纖維的體積和收縮的力量。跳繩時,髖、膝、踝等大關節的屈伸運動是關鍵,經常跳動會增強關節附近肌腱和韌帶的柔韌性,增強其支撐和固定關節的能力。經常跳繩會增強運動神經的傳導,提高身體的靈敏素質。跳繩動作包括雙腳同時起跳和單腳輪流起跳兩種,同時需要手腳之間的有效配合,有利于提高人體的動作協調性。
5、有助于開發大腦,提升智力
跳繩時的震顫對大腦皮層有按摩作用,手握繩對拇指穴位也具有有效刺激,會大大增強腦細胞的活力,提高思維和想象力。跳繩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數數,使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提高大腦的思維靈敏度和判斷力,有助于促進鍛煉者在體力、智力兩方面的協調發展。
注意事項
(1)手上技術要點:兩手上臂貼近身體,手腕用力。
(2)腿部技術要點:腳尖和前腳掌起跳落地,起跳高度不能太高,以剛能過繩子最好,落地時膝蓋微屈做緩沖。
(3)身體挺直但不要僵硬,兩眼直視前方,跳躍過程中呼吸要自然有節律。
(4)跳繩鍛煉要循序漸進。初學時,僅在原地跳1分鐘,3天后即可連續跳3分鐘,3個月后可連續跳上10分鐘,半年后每天可實行?“系列跳”,?如每次連跳3分鐘,共5次,直到一次連續跳上半小時。一次跳半小時,就相當于慢跑90分鐘的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