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書為假期“充電”——體育部開展線上讀書分享會
為營造我校“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助力教師拓寬閱讀視野、提升學術素養、豐富精神世界,1月29日上午,體育部開展假期線上讀書分享會。會議由體育部肖劍平主任主持,體育部全體教師參會。
李菲老師分享的書目是《做一名老練的青年教師》。“20<15”,劉祥在《做一名老練的青年教師》一書中寫道。自我覺醒后的十幾年中,他的收獲遠甚于前,他將這些年里蹚出的心靈成長之路寫進書中,將青年教師容易出現的錯誤概括為急于求成的焦躁、無計可施的迷茫、冷熱不均的情感、主次難分的課堂等8類,以個人成長為例,激勵更多教師產生對自身生命的價值認同、實現自我覺醒。
李菲老師說:作為教師,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努力,才能讓我們的心境真正擺脫感性的支配,能夠在理性的掌控下,完全依照客觀規律處理各項教育教學問題呢?我們的心靈,除了需要明確的奮斗目標和強烈的自信心,還需要什么樣的良好心態作為成長支撐物?內心的平和淡定,才是心靈成長的最佳土壤。唯有心靈的安寧,才有成長中的風調雨順,才能避免成長人投入中的“旱澇不均”,才能持之以恒地做好該做的事兒。如何才能擁有心靈的寧靜與平和?青年教師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必須學會為心靈裝填有價值的物品,以“良幣”驅逐“劣幣”。這“有價值的物品”,針對教師職業而言,當然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從不需要各種華美的包裝,因為它所指向的唯一目標,是燦爛的生命之花。當我們的心靈中填滿了崇高的追求時,每一個學生,便都只是一個獨特的生命,而非一個考試分數或名次。這時,再看學生,便都是優點與缺點的綜合體,都是等候著我們雕琢的璞玉。
李可心老師分享的書目是《辦法總比問題多》。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方法總比問題多,關鍵是我們對待問題的態度。當遇到問題時,平庸的人不是主動去找方法解決問題,而是千方百計找借口回避問題,而優秀的人則是把問題當成機遇,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問題中發掘成功的契機。書中既有理論的闡述,又有具體方法的講解,啟發你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問題,遇到問題時能夠運用相應的思維技巧,突破思維定式,通過具體有效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從而順利走向成功。
李可心老師說:我們這個時代,多的是”忙人”。他們每天在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說話、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盤算,卻發現自己并沒有做成幾件像樣的事情。他們往往以一個”忙”字作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卻沒有想到,這種忙,只能是”窮忙””瞎忙”,沒有給自己和學校帶來榮譽。做一個凡事講方法的“忙人”吧,這樣的忙,才會有效率、有價值!做一個凡事講究結果和功勞的人吧,這樣,你才會贏得最快速度的發展,并得到最大的認可與回報。和所有職場的朋友一樣,我們深深地感到: 要實現最大的目標,光有一個崇高的理念和精神是不夠的,還應該格外重視如何實現目標的方法。《辦法總比問題多》,正是體現了這一宗旨。該書一針見血地指出: 在許多情況下,“問題”是大多數人躲避責任、回避努力的第一借口。但是,一個一流的員工,總是奉行這樣的理念:不找借口找方法,辦法總比問題多!這是一個充滿自信的理念,也是一個更具建設性創造性的理念。《辦法總比問題多》這本書給我們一針見血地指出: 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善于去找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只要找到了方法,你會發現,值得抱怨的事情并不多。
讀書,是件普通的事情,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在閱讀中尋找靈感,在交流中啟迪智慧,在反思中超越自我!
本次讀書分享會,全體教師受益良多。體育部將持續開展讀書交流分享會,創設讀書學習氛圍,引領教師踏踏實實地、認認真真的多讀書,讀好書,在讀書分享會中享受閱讀與分享的愉悅。讓我們打開書本,打開學習成長之門,讓讀書習慣伴隨著我們成長的每一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