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訓練知識科普—基礎理論

體能是人的身體健康水平、大腦機能狀態及人體基本活動能力(走、跑、跳、投、攀爬、支撐、搬運、負重、平衡、滾翻等人們在日常生活、勞動和運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等生理、心理狀況的綜合反映,是人本身具有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礎條件和能力之一。
體能在體育運動中可以看成是人體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以及柔韌等機能能力。這些機能能力在人體運動時主要表現為肌肉收縮力量的大小、完成單個動作頻率的快慢、體位移動一定距離用時的多少、保持肌肉持續工作時間的長短、肌肉群之間活動的協調配合和各個關節活動范圍的大小等方面。體能作為衡量可評價人的體質與運動機能能力的客觀標準之一,一方面與肌肉工作的效率有關,另一方面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有關。
體能以增進健康和提高基本活動能力為目標,競技運動體能以追求在競技比賽中創造優異運動成績所需體能為目標,競技體能我們通常分為基礎體能和專項體能。基礎體能:是對人體極限能力的開發,要想創造優異運動成績,必須將影響運動成績發揮的各種機體適應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訓練,并將其調整到最佳狀態。專項體能:是體能的專項化,與具體的項目緊密聯系的,運動員為圓滿完成特定的訓練比賽任務而必須具備的特殊體能要求。
基礎體能的六大要素
1、心血管耐力:心、肺、血管去運輸含氧的血液給正在工作的肌肉進行能量新陳代謝的能力。
2、肌肉強力與耐力:前者是全力作阻力運動的能力,后者是長期肌肉重復收縮的能力。
3、柔韌性:是利用肌肉在整個范圍內運動的能力。
4、敏捷性:是大小肌肉群的可操作性與協調性。
5、力量:它被定義為力乘以距離除以時間。
6、平衡性:指運動中保持平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