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愛耳日宣傳小知識
我們整理了7條“愛耳護耳”小常識。一起來看看吧!
1、日常生活防噪音
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間喧鬧,人聲喧嘩等各種噪聲,會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經常處于痙攣狀態,內耳供血減少,聽力急劇減退。因此,盡量避免或減少噪聲的干擾,是保護聽力的首要一條。
2、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情緒波動過大可引起全身毛細血管的痙攣、收縮,造成內耳聽血管血流的嚴重減慢,發生微循環障礙,從而使內耳聽神經缺氧,導致突發性耳聾。所以,要盡量使自己保持輕松愉悅。
3、減少耳機使用時間,嚴格遵循“60-60”原則
所謂“60-60”原則是指一種國際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即:使用耳機時,音量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能調至更低最好;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則不宜超過60分鐘。成人每天戴耳機不要超過3~4小時,未成年人不超過2小時,并且每次佩戴耳機30~40分鐘后,就要讓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4、避免耳周高氣壓的影響
如參加游泳、跳水等運動時,注意不要讓耳朵先接觸水面;遇到燃放鞭炮,應距現場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擊人耳部等。所有這些,都是保護耳內鼓膜不受氣壓的刺激而發生外傷性耳聾。
5、別戴著耳機睡覺
睡覺過程中姿勢難以掌控,在造成噪聲傷害的同時也容易壓迫耳機,給脆弱的耳朵帶來物理傷害。
6、保持健康規律生活
積極體育鍛煉,可使耳蝸功能障礙減少32%;重視營養平衡,注意三低一高飲食(低脂、低鹽、低糖、高纖維素食品);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睡眠。
7、盡早發現治療耳病
要從娃娃抓起,及時發現分泌性中耳炎、耳悶、聽不清,調高電視音響等行為,對聲音反應遲鈍,語音發育延遲的情況,應予重視,盡早就醫。
愛耳護耳與我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
在此呼吁大家,
關懷您的耳朵!
一起保護聽力,一起享有聽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