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流感”后如何自治?

? ? ? ? 又到了流感的高發季節。對于甲型或者乙型流感,早期識別非常重要。在確診流感后,盡早的使用抗流感的藥物可以縮短病程,促進疾病早日恢復,防止發展成重癥。
? ? ?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流行性感冒是有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節性流行,甲型流感會引起全球范圍的大流行。
流行性感冒怎么傳染的?
1、傳染源
?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從潛伏期到急性期都有傳染性。病毒在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會持續排毒3-7天。
2、傳播途徑多
? ?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在特定場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也可能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需警惕。
3、傳染性強
? ? 流感的傳染性非常強容易在人群中迅速傳播,造成聚集性疫情。
4、無癥狀感染者可傳播流感病毒
? ? 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 1?4 天,平均2天。從潛伏期末到出現癥狀后的急性期都有傳染性。
因此,由于無癥狀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了病毒,在自己和周圍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播病毒。
臨床表現:
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為起始癥狀。
1、體溫高可迅速達39?40°C,可有畏寒、寒戰。
2、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
3、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
4、部分患者癥狀輕微或無癥狀。
5、兒童的發熱程度通常高于成人,僅表現為嗜睡、拒奶、呼吸暫停等。
必須就醫的幾種情況: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重癥病例,必須就醫
1. 持續高熱>3 天,伴有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
2. 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
3. 反應遲鈍、嗜睡、躁動等神志改變或驚厥;
4. 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表現
5. 合并肺炎;
6. 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7. 需住院治療的其他臨床情況。
無并發癥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發病 3?5天后發熱逐漸消退,全身癥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較長時間。個別的會出現相關的并發癥,轉為重癥。需要警惕。
流行性感冒怎么治療:
一、對癥治療
? ? ?高熱者可進行物理降溫、應用解熱藥物。
? ? ?咳嗽咳痰嚴重者給予止咳祛痰藥物。
? ? ?根據缺氧程度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氧療。
二、抗病毒治療
? ? ?1. ?抗流感病毒治療時機:
? ? ? ?重癥或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樣病例,應當盡早給予經驗性抗流感病毒治療。發病 48 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發病時間超過 48 小時的重癥患者依然可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非重癥且無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應當充分評價風險和收益,考慮是否給予抗病毒治療。
? ? ?2. 抗流感病毒藥物:
? ? ? ? 常用的藥物有以下(具體使用方法參照說明書
? ? ??奧司他韋(膠囊/顆粒)、扎那米韋(吸入噴霧劑)、帕拉米韋、瑪巴沙洛韋。
三、非住院患者居家隔離治療;
? ? 1、 保持房間通風,佩戴口罩。
? ? 2、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是兒童和老年患者。
四、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僅在有細菌感染指征時使用抗菌藥物。
五、合理選用退熱藥物,
? ? ? 兒童一般選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制劑。
六、 辨證使用中醫藥。
“流感”怎么預防?
(一)疫苗接種
? ? ? ?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推薦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6 月齡至 5 歲兒童、孕婦、6 月齡以下兒童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每年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二)藥物預防
? ? ? ?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建議對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觸者(且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后尚未獲得免疫力)進行暴露后藥物預防,建議不要遲于暴露后 48 小時用藥。可使用奧司他韋或扎那米韋等(劑量同治療量,每日一次,使用 7 天)。
(三)一般預防措施
? ? ?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
? ? ? ? 主要措施包括:
? ? ? ? ?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 ? ? ? 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 ? ? ?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 ? ? ? 出現流感樣癥狀應當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 ? 2、注意添衣保暖。隨著近期天氣轉冷,晝夜溫差較大,應注意隨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避免著涼。
? ? 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身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流感發生后的生活護理措施:
一、流感屬于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對患有流感的患者注意隔離,避免密切接觸,拒絕訪客,直至體溫恢復正常,其他癥狀完全消失后48小時方可返校復課。
二、做好發熱時的護理,體溫超過38.5℃給予藥物降溫;用藥后注意臥床休息,多喝溫開水,發汗后及時擦干,更換汗濕衣物,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三、保持空氣流通,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次,每次10~15分鐘。
四、根據飲食習慣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如瘦肉、新鮮水果、牛奶等,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補充足夠的水分,防止干燥和脫水。
五、如出現氣促、呼吸困難、發紺;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表現;持續高熱不退等就需要警惕重癥病例及并發癥,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