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清淺 安然度夏
入夏,已是微熱。
除了享受陽光和冰淇淋,也要忍受著天氣的燥熱與潮濕,這樣的條件也容易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常見的有中暑、感冒、空調病、皮膚問題、胃腸道疾病及心腦血管等疾病。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常見疾病的預防措施,希望能對大家安然的度過這個夏季有所幫助!
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大量出汗,導致血液中水分減少黏稠度變高,影響血液供應。同時,室內外溫差過大以及高溫引起的情緒激動也會使人體的血壓容易波動,血流沖擊血管內已經形成的動脈硬化斑塊,破裂后形成的血栓堵塞了供應心腦的血管,就會引發心、腦梗等疾病發生。
心腦血管病患者若要安全度過悶熱夏季天除了堅持藥物治療外,首先一定得注意運動不要過度,而且要選在清晨或傍晚等較涼爽的時候進行,避免高溫時段在戶外活動。其次,要保持情緒穩定,遇事戒躁戒怒。最后,還要做到飲食清淡,多喝溫開水,多吃新鮮蔬果,適當攝入一些瘦肉、魚類。空調溫度控制在27至28攝氏度,注意不要直吹,
由于氣溫升高食物容易變質,人們還喜歡吃生冷食品,這些食品未經高溫消毒,一旦被蒼蠅或者其他蟲子接觸則細菌容易繁殖,很容易引起腸道傳染性疾病。預防胃腸道疾病的關鍵是要注意飲食衛生和手衛生,不吃生冷變質食物,不喝生水冷水,制作食物時生熟分開等。
炎熱天氣很多人喜歡沖冷水澡,同時長時間開空調會導致室內外溫差較大,人體處在忽冷忽熱的環境當中,加之夏季許多人食欲減退,運動減少,抵抗力下降,這些都容易引起感冒。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用溫水洗澡,空調溫度不要調的太低。還要多喝水,飲水要少量多次,外出活動必要時可以喝點淡鹽開水。其次,保證8小時充足睡眠和營養膳食對治療夏季感冒也頗有幫助。
夏日炎炎,如果出現口干、頭痛以及頭暈的癥狀出現時,有可能是輕度中暑的征兆了;如再有煩躁不安、心慌無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那就是中暑了,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日常里合理增減衣物,外面活動時盡量換上寬松吸汗的棉質衣物,多喝溫開水,可以飲用少量淡鹽水,補充體內因出汗而流失的電解質;萬一發生中暑的情況,可以用冷毛巾進行物理降溫,但注意不要冷敷前胸和腹部。癥狀嚴重的要及時就醫診治。
長期生活在空調間容易導致頭疼、煩躁、胸悶等癥狀,世界衛生組織將之稱為“致病建筑物綜合征”,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空調病”。由于空調導致室內外溫差大、忽冷忽熱,空氣又較為密閉不流通,容易讓人產生不適。
如果出現疲倦、煩躁、頭暈、胃腸不適、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癥狀,很可能是空調導致的不適哦。平時需將空調的溫度設定在25-27℃,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6-8℃比較舒適,勤通風換氣,保證室內外空氣的流動,開啟空調后1-3小時關機,打開窗戶透氣,確保空氣質量新鮮;由于空調容易滋生病菌,也要定期請專業的人士給空調做清潔、消毒
夏季蚊蟲肆虐,極其容易被蚊蟲叮咬,留下的包包不僅紅腫而且奇癢無比,很多人都忍不住抓撓,抓破后又容易被感染發炎變得更嚴重。針對蚊蟲叮咬,可以準備花露水、風油精或驅蚊水,止癢消腫防止用手抓撓,也可以在室內擺放驅蚊植物,如七里香、天竺葵等;保證皮膚清潔,及時更換汗濕的衣物,戶外活動的時候,盡量不要靠近草坪茂盛以及有水的地方,降低被蚊蟲叮咬的概率;多食用綠豆湯,冬瓜、苦瓜等清熱解毒的蔬菜。
溫馨提醒:
入夏了身體最怕的6件事:
頸椎最拍吹;喝水最怕快;
眼睛最怕曬;晨練最怕早;
家里最怕灰;腸胃最怕涼。
你可要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