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名優秀輔導員的“四個一”

對學生來說,遇到一名優秀輔導員是人生幸運;對輔導員來說,成長為一名優秀輔導員是努力方向。當一名輔導員不容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更不容易。

有人說,輔導員工作對象是千家萬戶,工作內容是千頭萬緒,工作方式是千變萬化,工作狀態是千辛萬苦,工作特色是千紅萬紫。但歸根到底,輔導員做的是立德樹人的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必須要練好基本功,具有硬功夫真本領。

一、有一顆紅心是成長為優秀輔導員的立足點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成長的“政治領路人”。無論從輔導員的制度沿革來看,還是從輔導員的職責任務來說,政治性始終是高校輔導員的根本屬性。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優秀人物之所以優秀,正是因為他們不忘初心,堅守初心,以信仰指引職業,用夢想照亮事業。優秀輔導員不僅會把輔導員工作當做一份職業,更會把他看作一份事業,而做好這份事業的前提是要有一顆紅心做基點。

輔導員的這顆紅心要由忠誠、責任和擔當熔鑄。忠誠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入黨初心,堅信中國共產黨“能”、馬克思主義“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帶著信仰去奮斗,帶著感情去工作。責任就是要把立德樹人作為工作的根本任務,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光榮使命,有憂生憂校、憂國憂黨意識,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努力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擔當就是要立志把輔導員工作當事業,踐行輔導員誓言,履行輔導員職責,以學生為本,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始終保持工作的韌勁、熱情和銳氣,甘為學生成長進步搭梯建橋,勇擔學生成長過程中優秀的指導者和堅定航向的引路人。

二、有一雙慧眼是成長為優秀輔導員的關鍵點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有這樣一個場景,當福爾摩斯第一次見到華生,就馬上識別出了華生的身份——一名去過阿富汗的軍醫。這個細節充分展現了這位神探擁有超強的眼力。

古人云,善觀察者,可見常人所未見;不善觀察者,入寶山空手而歸。輔導員既是大學生健康生活的“安全員”,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員”,只有擁有一雙像“福爾摩斯”一樣的慧眼,才能游刃有余于工作之中。要有一雙“識珠”的慧眼,“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你眼睛里“有光有愛”,會識才、育才、用才,就不會遇到所謂的“差生”,所有的學生都會成為你想要的“好學生”;要有一雙“識微”的慧眼,“一葉知秋,管中窺豹”,看到苗頭而能察知它的本質和發展趨向,學會觀察細節,學會分析表現,通過音容笑貌看出“陰晴”,通過言談舉止號準“脈搏”,做到預判、提前防范,就會避免小問題釀成大事件;要有一雙“識要”的慧眼,“牽牛要牽牛鼻子”,“帶隊伍要抓兩頭促中間”,輔導員一人面對兩百人以上的龐大學生群體,面對紛繁復雜的日常事務和問題,要有高站位大視野,要學會運用矛盾論,能夠識出關鍵人抓住關鍵處、拎出關鍵事抓好關鍵點,該放就放該收就收,如此才不會主次不分、手忙腳亂。

三、有一張巧嘴是成長為優秀輔導員的著力點

有人一張嘴,你就會被他的狀態所吸引;有人一開口,你就會被他的誠意所打動;有人一講話,你就會被他的睿智所折服。語言表達能力是當今社會一種十分重要的個人能力,甚至有人認為:思想就是武器,會說就是火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這樣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對高校輔導員來說,話語是開展工作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因為輔導員大部分工作都是靠說話來實現的,可以說輔導員不是正在談話,就是正在講話,不是正在講話,就是正在通知學生見面。

如果輔導員有一張巧嘴,那么一開口就可能把工作做好一半。輔導員的巧嘴首先是要說“明白話”,就是說能讓學生聽得懂聽明白的話,這要求你既要理解工作的內容和要求,也要掌握說話的技巧和方法,說話要重點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讓學生能理解、可接受、記得住。其次是要會談“知心話”,談話若不能交心不能貼心,就會失去價值和意義,因而談話要注意用好“我們”——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和他是自己人、注意用好“他人”——假借第三人之力產生傳播或勸說效果、注意用好“廢話”——“看似隨意,其實刻意”的引入融洽適宜的教育情景。再次是要能講“入心課”,輔導員是思政老師,就要有理論功底有授課技巧,能上得了講臺開得了講座,把課講的有意思受歡迎,達到入耳入腦入心效果。最后還要練就一張“婆婆嘴”,做到常講常新常新常講,“緊箍咒”經常念,“小木魚”天天敲。

四、有一手好文是成長為優秀輔導員的增長點

《左傳》把寫文章視為人生三不朽之一,“立德立功立言”,曹丕把寫文章提高到關乎國家興亡之高度,“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毛主席講:“寫文章,可以鍛煉頭腦的細致準確性”,“一個革命干部,必須能看能寫”。文章既是文字,更是思想;既是理論,更是實踐;既可抒發詩意情懷,又可彰顯時代方向。寫作能力是思想工作者的核心競爭能力,是輔導員的必備技能。作為輔導員,如果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從職責角度而言,那是不盡責;從能力角度而言,那是低水平;從素養角度而言,那是缺思想。

筆桿如劍多磨礪,稿紙作山勤登攀。輔導員只有精讀博覽、勤寫多練、握緊“筆桿”、錘煉“筆力”,才能寫出好文章。要學會寫好公文,它是學校管理干部的最基本技能和日常工作內容,寫也得寫、不寫也得寫,你終究繞不開躲不過。公文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現實效用性,講究導向明確、形式規范,要做到“短、實、新”,避免“長、空、假”。要學會寫好網文,它是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和管用方法,用好它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效和收獲。好網文要以學生為本,貼近學生實際和需求,融知識性、趣味性、廣博性、時效性于一體,語言要生動鮮活、詼諧幽默,有“雞湯味”和“中藥勁”。要學會寫好論文,它既體現你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的理論功底,也是你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的必備條件。好論文要緊扣理論研究熱點,選題要新穎,邏輯要嚴密,結構要合理,方法要科學,結論要中肯,文字要體現規范性、創新性和學術性。

硬功夫須練好基本功,真本領要日積月累。有一顆紅心、一雙慧眼、一張巧嘴、一手好文正是成長為一名優秀輔導員的“四個一”。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要把優秀作為一種追求,從“四個一”著手,勤學苦練,滴水成河,做優秀導員,育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