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八)| 開社會風氣之先 做青年志愿者
疫情雖險,但青年志愿者從不缺席。新時代的力量,用細心換來安心、用愛心凝聚力量,用信心決戰疫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青春的力量!
城市設計學院 公本1602班 王英慧
非典時我還小,只記得在家中天天喝中藥預防病毒感染,如今已是一名大四學生,我在抗疫期間報名志愿者,被鎮團委任命為臨時團支部副書記。主要負責做好排查、登記工作,在村屯巡邏,勸散聚集人群,勸離外來人員和車輛,協助村黨支部發放宣傳手冊,粘貼防疫宣傳海報“。
我覺得我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沖在前面是理所應當的,與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相比,我們能做的并不多,也沒有那么危險。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青年的責任,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我明白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當中,只有貢獻自己才能對得起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的身份。
在你經歷過風吹雨打之后,也許會傷痕累累,但是當雨后的第一縷陽光投射到你那蒼白、憔悴的臉龐時,你就應欣喜若狂,并不是因為陽光的溫暖,而是在苦了心智,勞了筋骨,餓了體膚之后,你依然站在前進的路上,做著堅韌上進的自我。其實你此刻在哪里,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你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你終究會找到那個屬于你的方向。
數字媒體學院 動畫1703 李意
假期里我積極參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動勸導身邊親朋好友不參加聚會、聚餐活動,不集中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參加任何娛樂等其他聚集性活動,并通過微信朋友圈積極轉發抗擊冠狀病毒等科學防護知識。
服從學校一切防控的相關部署和要求,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引導工作,積極關注官方渠道和權威媒體的疫情報道,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配合學校關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聽從指揮,認真做好寒假期間疫情防疫工作。積極勸導武漢返鄉人員主動與社區居委會聯系,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雖然我們不能上前線,但無論我們來自哪里,中華兒女都是一家人,我們都能用一顆充滿愛的心,互相加油。所以,讓我們用溫暖的目光,樂觀的笑容,美好的鼓勵相互關照,邁著堅定的步伐飛奔向前,一起努力,一起打贏這場病毒殲滅戰。只要我們心連心,手拉手,眾志成城,讓病毒嘗嘗團結的力量,我們一定能夠勝利!
藝術設計學院 服裝1902 陳忠澤
走出高中的校園,告別年輕的歡笑,我們都慢慢的變的成熟,應該為社會做一些貢獻,我渴望有一天自己變成一個能人,什么都會做。
在大學我明白了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我去幫助執勤,扛起自己的責任,做一個大學生應該做的事。防止武漢返營人員瞞報、嚴防外地人員和車輛、外地的回來要隔離14天、有異常第一時間聯系上級、辦理小區通行證、登記外來人員、用酒精消毒等等,這些都得到了小區人們的贊美。我也通過微信捐款1000元,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相信這個社會會更美好,更溫暖。
謝謝我的輔導員張金玉老師,她給我了很大的幫助,給了我信心,我身邊的朋友也在和我一起獻出一份愛心。成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向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力量,在此次疫情面前,我們要團結一致,共同戰勝此次病毒。
管理學院 營銷1904 趙嘉寧
拼搏在前線的醫生和警察背起行囊,做最美的逆行者,用自己平凡的身軀,為億萬同胞筑起防護的堡壘,那么我又有何不可的呢?我雖然不能奔赴前線,但也希望能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三月初,我應社區需要選擇去當一名志愿者,我清晰的記得,報名那天空中下著綿綿細雨,給原本冷清的街道增添了一絲滋潤萬物的生機。我主要負責對外來人員的出入進行排查登記并進行健康教育宣傳,與社區防控工作人員一起,為每位出入小區的居民進行體溫測量及登記。
在我們的小城鎮里,其實還會有許多爺爺奶奶并不是特別了解這次病毒的危害,以為疫情都在別處,不會傳染到自己,因此他們有些時候會對封閉小區等行為感到小題大做,仍然不戴口罩的到處亂逛,也會有些人聽信網上的傳言,徒增了自己的恐懼。
新聞傳播學院 網媒1903 李宜航
“庚子鼠年,卻不一般,疫情來襲,全民抗戰。”在2020年2月在全民抗擊新冠病毒肺炎工作中,我在我的家鄉為勝利街道及其所屬社區提供了志愿者服務。
我的工作主要是統計返康武漢人員的信息進行登記,在沒有信息統計的時候,我就被安排到各個小區,挨家挨戶走訪分發出入通行證。我身穿防護措施,左手拿通行卡,右手拿筆,冊子登記信息。第一次上手的我有些慌亂,同時疫情期間也難免在敲門時碰到各種情況,有的人熱情開門,給予關心;有的人質疑我的身份,遲遲不愿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