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學工人—系列一
最近網上很火的一句話“青春才幾年,疫情占三年”,這次沈陽疫情突然爆發,校園采取緊急疫情防控,我校近7000名學生在校內實行封閉管理,學工系統作為全校最年輕的一支管理隊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奮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從今天開始學生處將陸續報道疫情下的學工人。今天為大家展示的是藝術學院。
“疫”不容辭 心系學生——孫維維
孫維維,藝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疫情來臨她第一時間申請駐校工作,24小時陪伴在校的千余名學生。她快速組建藝術學院“黨員傾聽小隊”,開展“走寢室、聽心聲、傳溫暖”活動,收集同學們對老師、同學、家人的心聲。作為母親,她深知家長們的擔心與牽掛,每天堅持在家長群、朋友圈發布學校后勤保障及學生學習、生活照片,讓每一位家長都能夠安心。
做好學生心靈的“守門員”——劉司男
劉司男,藝術學院團總支書記。在得知封校管理后,他第一時間請命首批駐校,全方位沉浸式陪伴學生。他入駐北校區五公寓,并認真貫徹“一站式”學生社區服務的方針。作為輔導員,他深入寢室了解學生的線上學習及生活狀態,開展寢室沙龍、線上K歌直播等一系列活動,做好學生疫情期間的情緒疏導。從他身上展現出了一個輔導員熱心、細心、愛心的形象,讓學生們感受到在疫情下并不孤單,還有老師和學校的溫暖陪伴。
巾幗不讓須眉 紅顏更勝兒郎——宮姝琦
宮姝琦,藝術學院輔導員,在疫情突然來襲,學校封閉管理期間,宮姝琦作為學習在遼傳,扎根在遼傳的95后輔導員,她的內心深愛著遼傳,心系著她的學生。她只有一句話“巾幗不讓須眉,紅顏更勝兒郎,我沒有困難,我義不容辭,我要守護著我的學生”。
作為藝術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輔導員,為了更好的了解同學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態,她申請24小時駐校與同學們一同生活。每天不論多晚只要她的學生需要,她就會第一時間來到學生身邊。
疫情不走我不走——周鴻儒
周鴻儒,藝術學院輔導員。封校期間,他第一時間主動請纓留在學??挂??!耙咔椴蛔呶也蛔摺背蔀樗ぷ鳡顟B的縮影。在校期間,除了干好輔導員一日常規的本職工作之外,他積極組織并引導學生參與“藝術傾聽小隊”、校園攝影大賽、校園羽毛球、乒乓球大賽等各項比賽及活動;作為四公寓樓長,組織本樓學生多次有序、快速的完成核酸檢測工作;每日帶領志愿者輪崗值班南外環,在崗期間沒讓一起校內外傳遞物品的涉疫安全事件發生。在痛風發作的時候,依舊堅持輕傷不下火線的原則,積極主動的為在校學生排憂解難,展現了一名高校輔導員“情系學生成長,做好良師益友”應有的擔當。
默默守護每一名學生——林立安
林立安,藝術學院輔導員。沈陽疫情爆發期間,他吃苦在前,封閉在學校里,嚴格把控學生疫情期間的日常生活,關注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針對學生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與處理,最大限度的為疫情期間在校學生的正常生活狀態保駕護航。
一起戰“疫”——趙子卉
趙子卉,藝術學院輔導員。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當接到封校住校的指令后,輔導員趙子卉第一時間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準備在校與學生們共同抗疫。她的工作區域由辦公室調整到寢室樓內,同時負責協調南校區二食堂錯峰就餐的管控工作。從最初招募志愿者到陸續組建抗疫小分隊,學生們在輔導員趙子卉的帶領下,日常防疫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著。
平凡而不可或缺的力量——張金玉
張金玉,藝術學院輔導員。封校之際,張金玉與自己未滿三歲的孩子分別,孩子在姥姥懷里拼命的喊著媽媽,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身上沉甸甸的責任讓她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跟自己的三百名學生在一起,做一名逆行者?!拜o導員是高校戰疫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雖然我們不能像醫務工作者那樣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但是我們要站在保衛學生的第一線?!庇绕湓谧隽四赣H以后,她更加體會到培養孩子的艱辛和不易,所以守護好每一位學生不僅是輔導員的責任與擔當,更是源于母愛。她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臉,而是看手機消息,每天通過走寢,密切關注學生狀況,確保每一位同學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