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文科系列研學分享活動丨新聞學院成功開展公開講座——一堂別開生面的“輿+課”

近日,遼寧傳媒學院新聞學院在管理樓112教室開展了名為“輿論小講:說什么?怎么說?”的主題講座,超過200位同學在現場觀看。講座由遼寧傳媒學院新聞學院青年教師、東北大學智庫專家、哲學博士,高級經濟師后盾老師主講。此次講座旨在新時代、新文科背景下,向新聞學院學生普及輿論知識,提高大家在社會化媒體時代大背景下,對輿論的認知能力和處理原則,并深入淺出地傳授了輿論傳播的藝術和技巧。新聞學院副院長張天毅、教授劉寶金、教師楊宇天、代君等參加了講座。

01

講座開始后,后盾老師通過李閩軒、周琦、余琦、李亞鵬等四則發表在社交媒體平臺的、效果不一的道歉內容,闡釋了新時期輿論環境下,如何進行輿論處置。他強調,輿論的核心本質就是“溝通”,在職場是任何崗位、任何部門都需要掌握的技巧。

02

后盾老師通過幾組影視劇和短視頻作品展開講述了輿論處置中的三大問題——說的話對方聽不懂,聽懂了但是溝通仍有誤區,弦外之音沒有理解到位;并通過“張雪峰與新聞系教授的論戰”、“泰國高鐵項目的競標失敗”為例,講述了成功進行輿論處置的要素:占據“道德制高點”,激發“情感共鳴處”,保持“邏輯嚴密性”。

隨后后盾老師通過王石的“捐款事件公關”案例、雷軍的小米發布會“鞠躬”以及“奧巴馬在白宮向黑人小孩低頭的新聞特寫”,歸納了輿論世界的三大啟示——強弱顛倒,輕重倒置,情感>道理;后盾老師重點強調了輿論引導的本質,即“引導人們正確地認識和判斷事物”。危機一旦發生,至少要從兩個層面去思考和籌劃:事實層面(說什么–事實真相)和價值層面(怎么說–正確地看)。

03

最后,后盾老師推薦了《輿論》沃爾特.李普曼、《沉默的螺旋》伊麗莎白.諾爾?諾伊曼兩本著作,并總結了本次講座的要點,并鼓勵大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他表示,互聯網時代,是對話的時代。我們尤其要敢于和善于網絡“說話”。

此次講座得到了廣大聽眾的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學習不僅掌握了輿論傳播的知識和技巧,還提高了自身的媒介素養和信息辨別能力。今后,他們將更加注重信息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加強溝通能力和對輿論的觀察、判斷能力,為成為新時代的新聞人、媒體人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