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視野 提升能力 | 新聞傳播學院邀請哈佛大學福布萊特學者、博士生導師孫綿濤教授舉辦主題講座
為開闊學術研究視野,提升學術研究能力,豐富大學生學習生活,提高綜合素質。新聞傳播學院于2019年12月27日下午在志存樓301教室開展了“大學生大學究竟要學什么”主題講座。講座由沈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孫綿濤教授任主講人,遼寧傳媒學院夏敏副校長、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周宏榮教授、黨總支副書記任暉、部分教師和學生參加。
首先,由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周宏榮教授代表全體師生對孫綿濤教授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向同學們介紹孫教授的就職經歷和研究成果。希望通過本次講座啟迪學生心智,開拓視野,提升綜合素質。
孫綿濤教授是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哈佛大學福布萊特學者,沈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教育效能研究院院長、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曾任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共出版中英著作36部,發(fā)表中英文章258余篇,榮獲國家級政府獎勵20余項。
講座共分為四部分,首先孫教授用輕松幽默的語言來解釋為什么要講這一專題,期間用唱歌舉例說明學習是需要方法的,并在現場親自演唱,獲得陣陣掌聲。
接下來,孫教授為大家講解“為什么要學知識”和“學什么知識”。孫教授通過三點來講述“為什么要學習知識”,指出知識在人素質結構中的關鍵作用以及知識的本質。而就“學什么知識”則是通過學習專業(yè)知識和與專業(yè)知識有關的知識兩部分來講述。孫教授用真實接著,孫教授為大家講述了學習方法,強調好的學習方法能讓我們在學習中事半功倍。孫教授指出能力不能憑空產生“知識+方法=能力”。孫教授為大家整理了“首次強烈印象學習法”、“框架學習法”、“五五循環(huán)學習法”等學習方法,以及“收集、分析、研究”資料的研究方法和“領導方法”。的經歷舉例,并提倡大學生應多走進圖書館汲取知識。
孫教授以“學人格”作為講座的結尾,為同學們講述了“心理人格”和“行為人格”的形成過程以及特點。
最后,遼寧傳媒學院夏敏副校長為孫綿濤教授頒發(fā)聘書,并發(fā)表講話,希望在孫教授的助力下,學校教學工作會越辦越好。講座在掌聲中圓滿結束。
通過本次講座,不僅有利于創(chuàng)新我院學術研究思維,提升研究能力,同時使同學們進一步明確了在大學生活中應該如何有序的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也啟發(fā)了學生們如何學好專業(yè)知識,如何規(guī)劃未來的人生。
作者| 蔣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