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報國”紅色研學團“四個一百”系列黨史學習活動|革命戰士講黨史(一)

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2021年我們將迎來黨的100周年華誕,為以大格局支撐黨史文化宣傳的體系,大作為展現黨史文化宣傳的活力,為深入“四史”教育學習,提高大學生思想意識教育,新聞傳播學院成立遼寧傳媒學院“學習報國”紅色研學團,分赴遼寧、四川 、山西、吉林、 廣西、貴州、河南、黑龍江等11省份自治區開展一系列的調研、參觀、研學等活動獻禮建黨100周年活動。

為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遼寧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聯合沈北新區虎石臺街道黨工委組織拍攝“憶歷史、講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百名老兵講黨史系列宣傳片,挖掘沈北紅色基因和紅色資源,在建黨百年之際采訪留存一批革命老兵影像,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讓更多年輕人接受黨史教育、銘記歷史不忘初心。6月5日上午,我們首期錄制來到了90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沙振明家中,為他送上“向老兵致敬”紀念雕塑及慰問品。老同志雖然年事已高但精神抖擻、聲音洪亮,提起當年,老人滔滔不絕地向大家講起抗美援朝的黨史故事,共話革命精神傳承,為我們帶來一場質樸的黨史教育活動。

抗美援朝老戰士  沙振明

“1951年3月過江,我們共有20個學員,新義州距離平壤300公里,我們走了三天三夜,過新義州遭到了飛機轟炸,車翻到溝里,車里裝著6個汽油桶和背包把我擠壓在中間,我掙扎著退到別的車上,到那的時候那些戰友有震聾的、震傻的、還有身上有子彈的,我們20個學員僅有11個還活著”。對于這些經歷,每一個細節老人都記得很清楚。

  

我們在采訪的最后沙老說道:“我這一輩子也沒給黨做太多貢獻,現在年齡大了,請黨原諒!”他們是無數個抗美援朝英雄的縮影,這些革命戰士或許并不認為,他們用熱血揮灑戰場、用生命挽救民族危亡,是黨和人民的英雄楷模,值得我們永遠學習、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