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返家鄉”社會實踐系列報道(六十一)| 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城區街道商城社區居民委員會——任盈盈

2022年寒假期間,根據團中央《共青團中央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和團省委《關于在全省實施大學生團員到“青少年空間”報道項目的通知》有關精神,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新聞學院組織青年團員開展了“返家鄉”社會實踐工作,新聞學子根據各自專業特點,在家鄉就地開展了政務實踐、疫情防控、文化宣傳、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等活動,意義重大,收獲頗豐。新聞學院將對學院2022年“返家鄉”社會實踐優秀活動予以展示,以強化思想引領,激勵我院青年學子不斷參與到有益的社會實踐工作中。

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系列報道

(六十一)

姓名:任盈盈

班級:網媒1905

實踐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城區街道商城社區居民委員會

 

 

實踐經歷

 

 

在除夕的晚上,作為社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志愿者,我們來到社區街道,來回“巡邏”,查看是否有人燃放煙花爆竹。我遇到兩類燃放煙花的人,一類是小孩子,對于這類事物感到新奇,也并沒有禁燃的意識,此時我只要向他們說明情況,告訴他們要保護環境,燃放爆竹會釋放有害氣體,所以政府呼吁我們不要燃放。第二類是一些懷念傳統的人們,在我向他們訴說了實際情況之后,他們會想我發出一個問題,“這么多年的傳統能說放棄就放棄了?”這時候我就說:“時代是在發展的,以前有以前慶祝春節的方式,現在也有新的慶祝春節的辦法,比如在手機里云放鞭,也有喜慶的感覺。”志愿結束后,社區的街道干凈如初,不像往年到處都是鞭炮碎屑,也沒有嘈雜的聲音,同時與街坊鄰居交談,我覺得這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志愿很有意義。

個人感悟

“爆竹聲聲辭舊歲”。燃放煙花爆竹、喜迎新春是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傳統習俗。然而絢麗煙花、聲聲爆竹在給我們增添節日氣氛的同時,也同時帶來了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燃放煙花爆竹時,會釋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或有毒氣體,并產生碳粒等煙塵。同時,燃放煙花爆竹還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其次,我們要提倡新風尚。就像是那些懷念傳統鞭炮的人一樣,這延續了多年的傳統一時難以放棄,但是我們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做出相應的改變。堅持“厲行節約,告別陋習”,以電子爆竹、喜慶音樂、懸掛燈籠等更安全、更環保的方式,取代傳統的燃放煙花爆竹,喜迎佳節,大力營造文明、守法、低碳、綠色、環保的生活新風尚。我們美好的家園,需要每個市中人共同呵護,積極參與城市管理、自覺維護市容環境、過一個歡樂、祥和、低碳、環保的春節,讓我們積極行動,愛護環境,文明生活,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