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青春力量 共繪家鄉新畫卷 | 新聞學院2024年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開始報名啦

返家鄉 獻智慧

燃青春 鑄輝煌

寒假如期而

至似一場無聲的召喚

牽引著游子的心弦

背上行囊 告別校園

沿著思念的軌跡踏上返家鄉之旅

去續寫與故土的深情篇章

新聞學院“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

期待你的加入!

新聞學院2024年“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設置6個專項小組,覆蓋全國各地,其中主要包含遼寧、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北京、山西、山東、安徽、河南、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實踐單位包括團中央、市團委及各區縣新媒體中心等崗位。

活動目的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宗旨,引領青年學子返回家鄉參與實踐服務家鄉建設發展,在各領域工作中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為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活動原則

按照“團中央統一規劃、省級團委統籌指導、地市級和縣級團委自主實施、高校團委宣傳動員”及“因需設崗、按崗招人、雙向選擇、屬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原則,充分發揮縣級團委的關鍵作用,全面調動高校團委工作力量。

實踐內容

政務實踐

組織學生深入地方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一線崗位,承擔具體工作。注重引導學生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企業實踐

進一步細化實踐崗位挖掘,通過大學生專業方向與企業崗位需求的雙向匹配,組織學生參與家鄉企業實際工作。鼓勵涉農專業學生到合作社、農村企業等參加實踐。

鄉村振興

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在農業生產領域協助農民開展現代化種植養殖,引入新技術、新品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參與鄉村文化建設,挖掘與傳承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組織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精神生活;投身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宣傳環保知識,參與垃圾處理、河道治理等環保行動,助力打造宜居鄉村,為鄉村可持續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公益服務

投身各類公益服務活動,在社區關愛孤寡老人與留守兒童,定期探訪陪伴老人,為其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務,組織趣味活動豐富兒童課余生活并進行課業輔導;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宣傳垃圾分類、綠色出行等環保理念,組織志愿者開展植樹造林、凈灘護河等環保實踐,以實際行動傳遞愛心與溫暖,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促進社會和諧美好。

社區服務

結合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相關工作安排,廣泛開展社區實踐。動員學生主動向村、社區和青年之家報到,在鄉鎮團委和村、社區團組織的統籌下,就近就便編入志愿者組織、青年突擊隊等,通過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參與基層治理日常工作。

兼職鍛煉

結合當地具體情況,組織安排符合條件的學生擔任鄉鎮團委及村、社區團組織等基層團組織的兼職干部,參與相關工作,積極發揮作用。

文化宣傳

組織學生探究家鄉特色文化,用好家鄉豐富資源,講好家鄉生動故事,開展多種形式特別是生動活潑的理論宣講、文化宣傳和網絡直播等活動,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網絡“云實踐”

動員學生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網絡平臺的作用,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鄉村振興等領域入手開展社會調查,形成鄉村調查報告等實踐成果。

往期返家鄉社會實踐風采及崗位

沈陽市渾南區政府團委辦公室:

傳播學2301趙天寧

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文體旅公益服務協會:

數字出版2301姜云博

鳳凰街道調研室:網絡與新媒體2204王婧

共青團阜新市細河區委員會:

廣播電視學2301付嵩凱

營口市西市區人民政府區委宣傳部:

新聞學2202楊星昊

同學們是不是已經心動了?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家鄉群聊,一起參與返家鄉實踐活動吧!

新聞返家鄉對接1群(遼寧)

新聞返家鄉對接2群

(黑龍江、吉林、內蒙古)

新聞返家鄉對接3群

(河北、北京、山西)

新聞返家鄉對接4群

(山東、安徽、河南)

新聞返家鄉對接5群

(廣西、四川、云南、貴州)

新聞返家鄉對接6群(其他地區)

桑梓盛情待君至,青春添彩正當時。“返家鄉”讓我們在實踐中拓寬視野,收獲成長,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青春逐夢正當時,“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讓青年與家鄉共成長,一起邁向更美好的未來,快來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