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返家鄉”社會實踐系列報道(四十)| 沈陽市沈北新區青楊社會服務中心——翟艷龍

2022年寒假期間,根據團中央《共青團中央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和團省委《關于在全省實施大學生團員到“青少年空間”報道項目的通知》有關精神,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新聞學院組織青年團員開展了“返家鄉”社會實踐工作,新聞學子根據各自專業特點,在家鄉就地開展了政務實踐、疫情防控、文化宣傳、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等活動,意義重大,收獲頗豐。新聞學院將對學院2022年“返家鄉”社會實踐優秀活動予以展示,以強化思想引領,激勵我院青年學子不斷參與到有益的社會實踐工作中。

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系列報道

(四十)

姓名:翟艷龍

班級:網媒1803班

實踐單位:沈陽市沈北新區青楊社會服務中心

 

 

實踐經歷

 

 

網媒1803班翟艷龍同學,寒假期間跟隨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青楊社會服務中心財落社工站在茨榆村居民委員會的支持下,于2022年1月18日參加了茨榆村婦女兒童之家舉辦的“快樂成長 童心相隨”兒童成長小組活動。讓鄉村留守兒童,享受到城市的教育資源,在這寒冷的寒假,溫暖了一顆顆童心。于2022年1月25日,在財落街道姚家村黨群活動中心開展“燈籠高高掛 溫暖送到家”主題新年志愿活動,作為財落社工站志愿者與村內基層黨組織干部為村里的老人一起包餃子、品年味,并為本村的老人手工制作燈籠,送去溫暖的關懷與祝福,踐行兩鄰理念,推進鄰里互助、鄰里共享。

個人感悟

在社工的教學下,一片片組件在我們的妙手中漸漸組成了紅紅的大燈籠的形狀,與此同時,由老人和我們包的餃子也新鮮出爐,打包餃子、提著大紅燈籠志愿者們走上了姚家村的大街小巷,為90歲以上高齡老人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和溫暖。大紅燈籠高高掛在每一戶家中,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在姚家村居委會的4位老人和我們也圍成共同品嘗著鄰里和諧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