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課程特點 彌補線上缺憾 | 線上教學典型經驗交流(五)
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教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疫情的反復,在線教育成為線下課程的唯一替代品,并在疫情期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在線教育實踐的不斷深入,其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而針對這些弊端,代君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應對之道。
問題一:在線教育缺乏情感注入。
雖然老師上課的時候會用盡一切辦法調動學生的情緒,但畢竟學生面對的是一個冰冷的機器,情感上的交流還是需要靠人與人真正的接觸所獲得。
代君老師依托課程特點,將飽含人文情懷的經典名片融入課程,除在講授專業知識外,更加使學生沉浸其中,熒幕前的學生與片中的角色情感交融,達到共情,從另一個側面有效彌補了情感缺乏這一弊端。
問題二:在線教育缺乏主動性。
由于脫離了線下課堂管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并不強烈,毋庸諱言有一定比例的學生會神游物外直接躺平。
代君老師倡導鼓勵式的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參與問題討論。而對于問題的選擇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有著明確答案的問題,更多選擇一些富于討論性的問題。讓學生們通過對于此類問題的關注,結合自身的經驗,充分地闡述自己的理解,達到啟發式的目的。
問題三:在線教育缺乏實踐性。
由于在線教育的時空限制,學生用腦多于用手,對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這幾乎成為在線教育的最大軟肋。
線上動腦,線下動手,用實踐來強化線上成果是代君老師所認可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代君老師總是不斷地布置富有難度的課后作業,對學生提出了挑戰,而他的學生們也樂于在挑戰中獲得享受,在挑戰中得到成長。
疫情之中,也是線上教育的轉折點,在線教育作為一種教學模式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利用在線教育將成為一代人成長的典型的教育特征。
代軍個人簡介
代君,俄羅斯伊萬諾沃國立大學碩士研究生,2019年入職遼寧傳媒學院擔任教學工作,現任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