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以砥焉 化鈍為利 | 線上教學典型經(jīng)驗交流(九)
疫情當前,這個春天變得熟悉又陌生。朗朗書聲,由課堂轉到網(wǎng)絡世界。新聞學院第一時間響應學院號召,為教師進行了網(wǎng)絡授課培訓,確認了網(wǎng)絡授課的技能點、任務點,并且以特色教學對接市場環(huán)境,把網(wǎng)絡技術合理有效運用。學院領導牽頭,教師全員行動,最終確保了線上授課的順利開展。一周以來,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線上授課 多元并行
在網(wǎng)課的教學中,安超老師重點使用了“互動性”與“立體度”兩個方法,做到了雙管齊下。在他講授的《廣告媒體》課程中,電視媒體章節(jié)由于不能播放視頻廣告,所以他選擇了高效互動,使用了“圖片+課件+文字+語音+鏈接”強化互動性,與學生們進行了課程內容方面的有效溝通和深入探討。
這樣一來,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聽到他的描繪,看到廣告截圖,會直呼“DNA動了”。讓被動聽課變?yōu)橹鲃訁⑴c,聽課效果事半功倍。
立體教學,示范為先
除去互動,更見“立體度”。以《網(wǎng)絡文學》這門課為例,在涉及詩歌體裁公眾號推廣的教學內容,安超老師還主動朗讀了一段“為你讀詩”公眾號的推送內容。他錄音之后,進行了配樂和音軌合成,最終剪輯后,將音頻內容上傳到授課的微信群。這種教學方式用實際操作代替理論內容,相當于給學生現(xiàn)場演示了公號音頻剪輯合成,以及如何在后臺制作音頻類的推文,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相信,隨著安超老師網(wǎng)絡教學的不斷深入,對于線上教學技術的運用和效果的把控,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眼下,正值疫情肆虐的時期,學院教學更需要高標準嚴要求,這樣才會讓讓封校的同學們走近網(wǎng)課,認識網(wǎng)課和接受網(wǎng)課。
希望你我與春天握手,跟時代同行,一起打造更完美的線上教學課堂。春日已至,后會有期。到時萬物生發(fā),師生共聚象牙之塔。
讓我們共道一聲:春日,你好。
安超個人簡介
安超老師,十六年教齡。個人進行自媒體運營,新浪微博賬號粉絲300萬+。擅長文化評論類文章撰寫,多年來年撰寫文章千萬字以上,新浪博客閱讀量900萬+。曾擔任各電影劇組東北地區(qū)活動路演主持人,并參與多部商業(yè)影片前期全案運營工作。
安超老師作為一名我院新入職的教師,能夠主動擔起教學任務,并且發(fā)揮自身“雙師型”的優(yōu)勢,將技能教學和市場前沿訊息融入其中,為線上授課開辟了全新的領域和拓展了多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