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線上教學風采 促教學效果提升 | 新聞學院召開線上教學典型經驗交流與分享會
為貫徹落實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任務,進一步提高線上教學質量與效率,2022年3月30日,新聞學院通過“騰訊會議”召開線上教學典型經驗交流與分享會。會議由副院長劉暢主持,全體教師參加會議。會上,教師段金明、毛思澤、安超、楊宇天、舒倩等參與分享交流,院長宋喜仁教授做總結性發言。
會議伊始,劉暢副院長帶領全體教師深入學習了《遼寧傳媒學院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十項清單》,并從教師的授課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反饋、授課過程優化、課后師生互動和線上作業輔導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會議中,新聞學院教師分享了“視-聽-文-圖結合”、“教學推演+互動反饋+思政育人”、“課前預習+翻轉課堂”、“微信平臺+錄屏小視頻+師生互動”、“激發興趣+吸引注意”等多種行之有效的線上教學方法。
安超——“視-聽-文-圖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從教學內容入手進行線上授課。利用多種手段進行課堂設置,如提前準備音頻、視頻幫助學生預習,將優秀公眾號進行推薦拓寬學生思維角度。站在學生的立場,從學生的關注點出發,將課程在生活寬度中橫向展開,在專業長度中縱向展開。
毛思澤——“教學推演+互動反饋+思政育人”:線上教學,要從學生學習心態中展開,注重翻轉課堂的利用。《統計與數據分析》是毛老師的授課課程,為了避免在線上授課中同學們產生的懶惰敷衍心態,他讓學生們在草紙上將計算過程拍照上傳,既能起到監督學生學習的作用,又能將學生松散的精力調動起來,寫起來,算出來,拍上來,大家一起參與進來。
楊宇天——“課前預習+翻轉課堂”:線上教學,要從學生實際生活情況入手。為了保證線上授課的流暢度,幫助學生節省流量,楊老師會提前布置好翻轉課堂部分,讓學生進行預習,同時結合本周社會熱點、學生關注的興趣點將課程內容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發言,分享學習成果。
段金明——“微信平臺+錄屏小視頻+師生互動”:針對設計類的線上課程,段老師會提前將案例進行精煉化、新穎化、樂趣化,便于學生理解與消化,同時對于實操的部分分模塊讓學生學習,掌控好課堂節奏。在注重授課部分的同時,課后的輔導段老師同樣重視,通過課上與課下兩部分的結合,更能讓學生更好地將知識進行吸收消化與輸出,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達到了教學目的。
舒倩——“激發興趣+吸引注意”:作為一名新入職的老師,在這一段時間的授課中,認識到要調動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她充分將課程內容結合之前的行業經驗,將課程內容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輸出,將重點難點巧妙地進行分解傳遞,學生參與度高,易于理解,學習興趣大幅度提高。
最后,宋喜仁院長強調,新聞學院始終秉持“課堂亦是前線”的理念,對線上教學工作始終堅持“主動作為、創新求變”,實現了在線教學由“新鮮”向“常態”的轉變,形成了“隨時學”“處處學”“人人學”的學習氛圍。新聞學院將嚴格按照學校要求做好教學相關工作,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院師生做好防控工作,團結一致,萬眾一心,“護好每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