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遷情系錫伯地 攜手共話愛國情——遼寧著名編劇牽手遼傳,李輕松受聘遼傳客座教授

 
在2019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錫伯族萬里戍邊的歷史佳話,熔鑄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錫伯族是56個中華民族之中的較少數的古老民族之一,全國現有錫伯族人19萬余人。據史料記載,1764年的農歷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從盛京(今沈陽)等地征調錫伯族官兵連同其家屬約4000余人,從東北遼河萬里跋涉,遷徙至最西北的新疆伊犁河屯墾戍邊、保衛家園,留下千古絕唱?,F在全國兩大錫伯族聚居區,一個位于新疆察布察爾錫伯自治縣,另一個則位于沈陽市的沈北新區!遼寧傳媒學院正坐落于美麗的沈北新區,緊鄰錫伯族聚集地!依托地域文化優勢,學校多年以來一直致力于錫伯族文化研究,力求創作多種文藝展演形式,將錫伯族保家衛國,萬里戍邊的愛國主義精神進行有效保護、傳承和推廣!
2020年9月30日,沈陽市作協主席,遼寧省新詩學會副會長,遼寧著名專業編劇,長篇小說《大西遷》的作者李輕松女士到訪我校,王東輝副校長會見接待來訪客人,科研處副處長劉暢、影視廣播學院副院長英皓、劉天皓、表演系系主任李倩等一行人陪同會見王東輝副校長對作家李輕松女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向客人介紹了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廣播學院依托專業優勢,正在籌備大型錫伯族歷史舞臺劇項目的整體情況。
 
李輕松女士結合自己的代表作品長篇小說《大西遷》,分別從故事選擇、文化內涵、精神啟迪等幾個方面介紹并分析了舞臺劇故事的發展脈絡和項目創作形式。雙方就舞臺劇呈現的故事主線和民族精神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李輕松女士對我校大型歷史舞臺劇的策劃構思給予了非常專業的建議和意見,并期待未來能開展更深度的合作。隨后,由王東輝副校長為李輕松女士頒發客座教授聘書。
未來,雙方將強強聯手,在錫伯族文化演藝和傳播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不斷挖掘、發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篤定前行!
李輕松老師個人及作品介紹
·  個人簡介
1.  八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曾參加過詩刊社第十八屆青春詩會;榮獲第五屆華文青年詩人獎。 
2.  2007-2008年度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
 
·  作品介紹
1.  2008年中詩集:《垂落之姿》(2000),詩探索叢書之《李輕松詩歌》(2007),《冰涼桃花》(2008),《無限河山》(2009),《輕松的傾訴》等;
2.  長篇小說:《玫瑰血》(1995),《玫瑰墟》(1998),《花街》(1998),《心碎》(2001),《大西遷》(合作,2003),《風中的蝴蝶》(2004)等;
3.  散文隨筆集:《女性意識》(2000)等;
4.  專欄:《行走與停頓》(2004),珠江晚報專欄(2009)等;
5.  戲劇影視 – 音樂?。骸段逖蛑琛罚?998),《上海卡門》(2000),《垃圾與溏》(2001),《精靈閃現》(2003)等;現代評劇:《神圣的天職》(2005),《雙子圖》(2006)等;詩?。骸断蛉湛罚?008)《春江花月夜》(2013)等;影視劇:《欠我十萬零五千》,《心碎》(又名《伴你到永遠》,根據其小說《心碎》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