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講述余分享:《侯賽因·雷鋒》—-雷鋒精神的堅守與傳承
在展映活動結束后,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學院獎”獲獎微電影《侯賽因·雷鋒》主創團隊分享了臺前幕后的故事。主創人員陳傳韻提到,《侯賽因·雷鋒》是一部主旋律電影短片。這種題材有特殊的創作難點,想拍好主旋律電影不能飛在天上烘感情,或者用上位的姿態批評觀眾,要找準“情”和“理”之間那個狹窄的尺度范圍。作為創作者,給予生活、受眾和作品以充分的尊重,思考如何從現實生活中脫胎一個戲劇性的故事,讓觀眾愿意接受,甚至主動愛看。這是生涯課題,是使命所在,更是終極目標。拍好中國電影,講好中國故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電影人,我們責任重大,未來可期。
智慧教育討論交流: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展映活動還邀請了影視學院戲劇系教師代表畢藝馨、周健皓,共同探討如何抓住人工智能時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創作更多的微短劇作品。
畢藝馨老師以AI微電影《致親愛的自己》為例,分享了其在內容及技術性兩方面的優勢,并向在場的同學們倡議,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參與到正在到來的ai時代中。
周健皓老師以《從頭看她》為例,分享了作品的策劃創意很重要,要有創意才是繼續實施下來的基礎。
?活動最后,中國電影剪輯學會短片短視頻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電影學博士生、中國傳媒大學戴爾科技聯合創新實驗室主理人王浩,作總結發言,他提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在影視創作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為影視藝術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王浩非常詳細地闡述了目前的AI技術平臺的發展情勢以及成果,并且提及了AI生成創作內容需要注意的問題。詳細且深入地闡述了目前市場上通用的AIGC模型平臺,技術特點和應用場景。既要做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者,也要做創作者。
在這個時代里,我們既要乘風而來,更要踏浪而去。讓我們共同期待微短劇、微電影行業在人工智能時代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工智能時代微短劇微電影創作與行業發展研討的優秀影片展映活動也將在其他高校陸續開展,敬請關注!
]]>此次合作旨在充分發揮學校與企業雙方的優勢,實現高等教育為社會、為企業服務的功能,更好地為社會、為企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同時,也為大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提供更多空間。
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一直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影視專業人才。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秀的師資隊伍,在影視制作、表演、編導等專業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沈陽嘉音傳媒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在傳媒行業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在新媒體領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雄厚的實力。
雙方的合作將圍繞課程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項目合作等方面展開。在課程建設方面,企業將參與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改革,將企業的實際項目和案例引入課堂,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際工作需求。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面,企業將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實訓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企業將選派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為學生傳授實際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在項目合作方面,雙方將共同開展影視制作、演藝經紀、新媒體運營等項目,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孫碧雪副院長表示,此次與沈陽嘉音傳媒有限公司的合作是學院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的重要舉措。學院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交流,不斷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傳媒行業的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
沈陽嘉音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也表示,公司非常重視與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的合作,將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就業崗位,同時也希望通過與學院的合作,共同推動傳媒行業的發展。
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與沈陽嘉音傳媒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必將取得豐碩的成果,為培養高素質的傳媒專業人才和推動傳媒行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觀考察結束后,雙方在南校區第二會議室座談交流。會上,張國鵬主任在講話中用“震驚”表達參觀遼傳的感受。他對學校30年來跨越式發展,為國內傳媒領域人才培養作出的努力和貢獻感到震驚;對能有幸與遼傳校媒合作,資源共用,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感到振奮;對遼傳志存高遠、德能日進的精神表示深深感動。
今后,遼傳將充分發揮高校優勢,為營口新聞傳媒中心發展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為遼寧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之后,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開展深入合作,逐步建立起產、學、研聯合的區域媒體創新體系和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成為省內高校與地方媒體合作典范。
遼寧傳媒學院與營口新聞傳媒中心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是影視學院推進校媒合作、提升協同創新水平、支持地級媒體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學校促進屬地學生就業、 更好的服務遼寧振興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揮專業優勢,彰顯責任擔當。
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師生以專業課程為平臺,以“項目教學包”為依托,傾力打造“奉天承藝”大型系列紀錄片,用數字化影像呈現非遺傳承人傳奇的人生,記錄非遺手工藝的精湛技法。
發揮高校專業特色?
項目包教學彰顯優勢
從上學期開始,按學校OBE教學理念,遼傳影視學院創新推出“影視短片創作”教學項目包課程。該教學項目包由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精心打造,以充分發揮高校教學資源優勢、服務社會為出發點,以保護和傳承遼沈區域內的非遺文化為宗旨。專業課教師帶領百余名學子,充分集合短片創作、影視攝像、影視后期等課程優勢,發揮專業能力水平,策劃并創作16個非遺項目紀錄片,總時長近300分鐘。?
傳承非遺文化
培養學生責任擔當
目前,“奉天承藝”系列紀錄片,已關注拍攝錫伯族牛角反曲弓、崔氏戲鞋、賈氏拉洋片、方氏皮箱雕刻、李氏核雕、紀氏面塑、那氏旗袍、宋氏雕刻等十余項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其傳承人的藝術人生。
拍攝過程中,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學生用數字化影像呈現非遺傳承人傳奇的人生,記錄非遺手工藝的精湛技法,不僅提升了專業能力,更深感傳承非遺文化的歷史重任與責任擔當。
同學們紛紛表示,能夠用自己的專業所學將非遺項目完整記錄和保存下來,非常有成就感,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學習專業能力的同時,為保護傳統文化做出了貢獻,感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近年來,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貫徹落實國家推出的《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統籌整合高校育人、影視傳媒、藝術科技、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等優勢資源,加快推動促進非遺文化傳承工作。未來,學校將積極發揮優勢服務社會功能,充分利用學科專業優勢,持續助力我省非遺數字化保護與傳播推廣!
]]>出席本次簽約儀式的有遼寧傳媒學院副校長夏敏、就業創業服務處副處長李旭玲、影視廣播學院副院長劉天皓;遼寧廣播電視集團副臺長韓冰、新媒體集團主任李剛、融媒電商及MCN事業部負責人馬欣等。
夏敏副校長在致辭中對遼臺各位領導和來賓的蒞臨表示歡迎。他提出四點希望:
一是打好基礎。遼傳與遼臺經過前期多次深入地溝通洽談,奠定了穩固深厚的合作基礎,攜手建立起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二是做好當下。希望雙方優勢互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真正將項目做實、做細、做深、做優。
三是著眼長遠。下一步我們要圍繞共建新媒體學院進行深入地洽談與合作,把雙方的合作引向深入。
四是面向未來。5G時代的到來,雙方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方面將有著無限合作空間,期待雙方將以此為契機,著眼發展、展望未來,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促進成果轉化,真正實現戰略合作目標。
韓冰副臺長在講話中表示,遼臺高度重視與遼傳合作,5G時代,如何讓學生將專業技能與市場更好的融合,培養新媒體時代的傳媒人才,是遼臺與遼傳新媒體領域合作的目標。
此次合作,遼臺將與遼傳共同采用新模式,新思想,新方式實施教學,把當下最前端的,最流行,最前端的傳播方式與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畢業資質的含金量。
隨后,在與會領導和嘉賓的見證下,遼寧傳媒學院就業創業服務處副處長李旭玲與遼臺融媒電商及MCN事業部負責人馬欣代表雙方正式簽署新媒體項目合作協議。
本次新媒體合作項目正式簽約,標志著遼傳與遼臺雙方戰略合作正式進入實質性階段。隨著5G時代到來,遼傳與遼臺雙方直面挑戰,搶抓機遇,以前瞻性和戰略思維,共同致力于新媒體時代人才培養及產教融合,將引領遼寧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傳媒行業發展及人才培養工作。
未來,雙方還將展開多方面的深度戰略合作,共同搭建起高水平人才培養、產學研一體化平臺,為遼寧提供高質量的傳媒人才支撐和智庫服務。
]]>1月6日,遼寧傳媒學院影視學院與遼寧廣播電視集團(遼寧廣播電視臺)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正式舉行。遼寧傳媒學院校長姜立、黨委書記任偉、副校長夏敏,遼寧廣播電視集團(遼寧廣播電視臺)臺長曲福叢、副臺長韓冰,遼寧網絡廣播電視臺有限公司總經理鞠向波出席會議。
遼寧傳媒學院姜立校長首先致辭。他代表學校對遼臺各位領導的蒞臨表示歡迎,并表示,雙方經過前期的良好交流、互訪、洽談,一致同意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圍繞自身優勢,架構起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橋梁和傳媒人才培養的平臺,對雙方合作共贏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遼寧廣播電視臺臺長曲福叢在致辭中表示,遼臺需要遼傳這樣具有完整的傳媒學科體系、高質量的師生隊伍、完備教學設備和設施的合作伙伴。我們將以創新的思維、開放的視野、共享的理念,推動高校與媒體的交流互動邁上新的臺階。簽約儀式后,全場爆發了熱烈的掌聲,師生們為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享優勢資源,在新形勢下共同培養傳媒人才而歡欣鼓舞。
打造“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產教融合”新模式
遼寧傳媒學院與遼寧廣播電視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是學校拓展戰略領域最廣、開展項目最多、融合力度最深的一次校企合作;也是學校堅持應用型大學辦學定位,創新驅動發展,構建傳媒產業高地,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高水平全媒體人才的一次開創性舉措。
未來,遼傳與遼臺將在融媒體建設、人才聯合培養、影視項目合作、科研課題申報等多方面展開深度戰略合作,必將搭建起高水平人才培養、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創造出“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產教融合”新模式,為社會、為國家輸送源源不斷的優秀專業人才,共謀新時代的新擔當、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