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教學 | “非遺藝術之花在春日里綻放”——藝術學院項目教學期中優秀作品展(一)

2022年受到新一輪的新冠疫情影響,教學課程由線下轉為線上,改變的是授課的地點與授課的形式,不變的是教師授課的激情與質量和學生求知進取態度與信念。全院教師迅速調整教學手段,真正做到“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無縫對接,藝術學院線上教學工作有序開啟。全體師生相聚在“云端”課堂,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教學計劃。本次期中展以學校“兩館建設”暨“沈陽非遺數字博物館”和“中國錫伯族博物館數字博物館”為契機,以“非遺”與“錫伯族”文化為主題。將真是項目融入到教學之中,力圖從創新思維、能力培養、課程改革等方面尋找突破點,使學生能夠在教學中做到真正的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2019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遼寧非遺數字博物館網站設計》項目Banner設計教學期中優秀作品線上展

 

”遼寧非遺數字博物館—Banner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三下學期的《遼寧非遺數字博物館網站設計》項目教學的期中作品展的內容,項目包由《網頁設計》、《UI設計》、《AN動畫》三門課程構成,主要針對互聯網PC端、移動端,實現視覺、交互、動畫等效果的展示,將”非遺文化“融入創意之中。本次展覽所呈現的是學生學期階段性作品——Banner設計,通過前期調研擬定關鍵詞,抓取、提煉非遺數字博物館的設計元素,擬定作品的風格,學生更加真實地理解項目設計的方法和步驟,如何網頁布局與排版的設計能更好地進行信息的傳達,通過此項目的設計讓學生了解并更加熱愛遼寧非遺文化,弘揚非遺文化的魅力。

2020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遼寧非遺文化書籍封面設計”項目教學期中優秀作品線上展

 

“遼寧非遺文化書籍封面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二下學期的《遼寧非遺文化創意書籍設計》項目教學的期中作品展的內容,本項目教學包由《書籍裝幀設計》、《商業插畫設計》、《InDesign》三門課程構成。以《書籍裝幀設計》課程為理論核心,在原有理論基礎上融入“非遺”文化主題,滲透到每一節課堂的教學內容之中;通過《商業插畫課程》學習來豐富書籍的內容表現;通過《InDesign》軟件課程學習,掌握書籍裝幀與排版的操作技能;三位一體,使學生能夠完成“遼寧非遺文化”書籍封面的設計。本次展覽所呈現的是學生學期階段性作品——封面設計,融會貫通了“非遺”和“服務遼寧”的主題與教學內容的融合,體現“非遺進校園”的教學特色,展示出了遼寧傳媒學院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融入文化知識教育、實踐教育各環節,通過將傳統文化與專業理論、實操有機結合,賦予非遺新的時代活力。使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弘揚非遺文化、傳承民族智慧的行動中去,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讓我們一同領略 “非遺藝術之花”在春日里綻放。

2021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非遺文化元素在節奏與韻律的美感中的體現”《構成基礎》課程期中優秀作品線上展

 

《構成基礎》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一下學期的專業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全面掌握平面構成法則、色彩構成規律,正確運用平構、色構的基本技法,通過平面構成、點、線、面、重復構成、群化構成和色彩構成基礎訓練、達到掌握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并能進行實踐應用。本次期中展的主題為 “非遺文化元素在節奏與韻律的美感中的體現”,學生們通過對非遺元素的抽象概括,將非遺視覺元素進行重新組合排列形成視覺上的韻律感,節奏感,用以傳達對非遺的理解和形式美感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