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在麗水攝影節上創造佳績!

遼寧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攝影系匯集了數量眾多的優秀師生作品,在近五十多米的獨立展線上,攝影系師生的作品在眾多的院校中展露出了獨特的風采。

遼寧傳媒學院展線圖

在本次麗水攝影節中,攝影1901班林耀庭同學的《逃離2056》獲得了“專家推薦潛力新人獎”,遼寧傳媒學院獲“新學院、新影像”組織貢獻獎,作為遼寧傳媒學院在麗水攝影節的首秀,本次收獲可謂是“開門紅”,攝影專業帶頭人謝軍老師表示:“麗水攝影節是遼寧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攝影學科建設的一個起點,在未來,我們還會堅持走創新教學路線,持續推進學科深化提高,繼續創造更多的佳績”。

遼傳師生的作品吸引了諸多專家學者的駐足觀看,并給予了一致好評。在現場觀展交流中,收到了來自著名攝影家、策展人王培權老師、嚴志剛老師、羅大衛老師的高度贊揚,并在傅擁軍老師策展的七條小巷美術館藝術項目中,收藏了藝術設計學院攝影專業1903班崔鈺坤同學的作品集《肥皂廠》。

攝影系師生作品展示

謝軍老師《構圖心跡》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曾說過:“對我來說,照相機就是一本速寫簿,捕捉即時靈感的工具,要在瞬間對你所看到的一切提問并做出決定,通過一個有限的取景器向人們解釋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這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的表達,卻也需要你集中精力、訓練有素、敏感并有幾何構圖的美感”。
基于這種學術意義,我從構圖元素中開始,點、線、型、明暗、色彩構成了獨特的視覺語言,利用攝影構圖的基本原則:對比、疏密、虛實、節奏與韻律、留白與視覺延伸等進行創作。穿梭在大街小巷,并給這些碎片化影像起了個名字叫“構圖心跡”。

王朝輝老師《時尚拼貼》

《時尚拼貼》系列作品創作于2018年至2021年,最初靈感來源于拼貼攝影鼻祖大衛·霍克尼和西班牙藝術家安德里亞·羅貝斯庫作品,是與服裝設計專業師生和模特社團共同協作完成的綜合藝術作品。通過服裝、化妝、道具、模特的組合搭配,采取不同風格人像穿插其中。

同時,融入拼貼構成等當代藝術表現手段,結合不同面積的點、線、面構成元素,立體和平面交織,定點透視和散點透視交錯,無論是京劇國風,還是幾何圖形,古典與現代都以時尚拼貼的形式躍然于畫面,對時尚攝影作品進行了實驗性藝術性的創新解讀。體現出時尚攝影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具有較強的視覺陌生感和藝術個性化,創新性的展示出時尚人像攝影的獨特魅力與視覺沖擊力。

李聃老師《8小時》

作品《8小時》是利用長時間曝光以及160張圖像重疊的方式捕捉城郊8個小時內特定場所的光影變化,將每一個小時的“光”留存在一張圖像之中,既是對時間的客觀記錄又混淆了時間的線性。

我嘗試著探究攝影中的時間性,經過時間的堆砌對“光”的收集,以抽象的時間概念還原為一張視覺圖像。以此作品嘗試在創作過程中尋找當代語境下作品與攝影中紀實語言之間的契合點。

攝影1903班 崔鈺坤《牧馬城市》

一次戶外騎行,我在齊齊哈爾南站新區的火車站廣場 看見了一群在城市之間自由奔跑的鬃馬,相對于城市,它們是孤獨而獨立的存在,在城市不應該有他們的身影從未想到這樣如此荒誕而真實的場面會出現在我的生活中,原始的居住地被驅趕城市的不斷侵略和,對于某種生物環境的剝奪。

生活是敏感的,生活是悲傷的。對比就在生活之中無時無刻,麻木而又殘忍。或許我們都選擇閉上眼睛,或許,此刻他就映刻在了我的面前。

攝影1901班 林耀庭《逃離2056》

作品創作時間是2021年4月到2021年6月期間,為期兩個月的創作周期中,進行了從構思到表達的專業呈現過程,拍攝地點選擇在沈陽市沈北新區某一廢棄的廠房中。

畫面中,故事的起源來自于未來科技時代和對未來末日的聯想,屬于觀念創意攝影的題材范疇,作者的最終創作目的是講述在未來5G++時代,一個半ai半人類的女主的科幻生存空間,以及多元科技時代到來后,生活中機器ai程序和真實人類之間的相互矛盾與融合的發生,我想最終的抉擇權依然在我們人類手中。

攝影1804班 孟繁瑞《此·無言》

作品是做對比,自古以來牲畜都是圈養的,出生開始他們就面臨這一輩子在牢籠或者柵欄中度過,而人們總是可以找到獨特的角度去拍攝和欣賞美。同一種東西在兩個事物身上展現出兩種不一樣的意義,在人們看來這是一種美的角度而在它們身上將是一輩子的折磨。

攝影1804班 程俊普《百年礦坑紀實》

作品拍攝于撫順露天礦坑。撫順露天礦是亞洲最大露天礦,煤礦資源豐富,但是幾十年過去,煤礦資源逐漸枯竭,礦坑越來越深,資源卻越來越少。現在仍然在里面施工的機器和工人們在第三者的視角下非常的渺小,和大自然比起來就像小螞蟻一樣。

作品采用了微縮景觀的拍攝手法,所有場景均為實拍,礦坑里面架著“建設生態綠色礦山”的牌子,這一切顯得那么格格不入,讓人聯系到人類在對大自然礦產資源的開采挖掘中,過分的索取后即將面臨貧瘠的土地,千瘡百孔的環境,人類現在亟待反思。

攝影1804班 侯新陽《雙面聚乙烯》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雙面意義,優劣各在其中。雙面的意義在于表面的光鮮亮麗往往伴隨著負面影響。聚乙烯遍布在人們生活各處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給動植物帶來災難,這便是聚乙烯的雙面。過度使用聚乙烯制品破壞了正常的環境也使得植物想要沖破,聚乙烯的束縛鳥類因此無法翱翔。

作為人類我們需要為動植物發聲,保護生態環境。觀者在觀看作品時可以選擇打開手機的負像模式觀看本作品的第二面既雙面的概念,在觀看的同時引發人們的思考,再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給生態又帶來了什么。

攝影1902班 韓碩《流體》

對我來說,具有挑戰性的時尚產品攝影,可以使人眼前一亮,《流體》作品借鑒于太極陰陽那兩條魚,既平衡又沖擊畫面,也有流沙束縛的感覺,從而突出這個產品里液體的顏色,本幅作品的創意顏色是,利用他們的補色,突出主體,使其更加生動。另一個含義也在精神層面上反應出,人們被生活壓力所束縛,從而映射到產品本身。

攝影1901班 曹博宇《食味交響曲》

這部作品靈感來自于一次火鍋店聚餐,桌面上各色食物組成豐富且各具特色的味道。我將其中擁有獨特香料單獨列出作為代表。用這些味道代表組成一桌盛宴。希望觀眾能基于這些各具特色的香料,根據自己記憶中的味道,想象出各心中獨一無二的珍饈美味。我希望觀者能夠不只局限于創作者所展示的具象事物,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得到屬于自己的理解。

攝影1901班 崔昊琛《寶石后的目光》

這幅作品的“主人翁”是一位來自于保加利亞的黑人女孩,創作構思中,將其黑色的面孔上配上晶瑩剔透的珠寶,把眼神藏于繁華炫目的珠寶之后。黝黑的皮膚和背景相映襯,加上衣服顏色的設計,光亮的銀色珠寶和黑色的皮膚形成對比。

畫面中映射出女人因珠寶更動人,珠寶因女人更璀璨,它們之間的關系微妙又耐人尋味。作品在哲學意義上告誡世人即便人生經歷風雨及苦難,可并不滄桑,像珠寶一樣,歷經時光洗禮,卻仍舊熠熠生輝。

攝影2002班 高守貴《時空隧道》

拍攝對于我來說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在拍攝這張照片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游玩的途中捕捉到的,所以我覺得好的照片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有尋找的心。

攝影1902班 于洋《搖晃的紅酒杯》

這幅作品的靈感來源是受人喜愛的紅酒,在某種意義上,名貴的紅酒它代表著一種高貴的地位和品味,在喝它時需要將酒杯搖晃進行醒酒,這是紅酒與其他酒不一樣的地方。我在拍攝時,融入了雙手的肢體語言來表現酒的韻律,并營造出紅色的燈光、爛漫的玫瑰花瓣等元素,凸顯它高尚優雅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