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傳媒學院藝術學院舉辦《攝影非常態作品的視覺表現》專題講座

2022年3月2日下午,攝影創作攝影家協會會員、遼寧攝影家協會理事、遼寧新聞攝影協會理事、遼寧省民俗攝影協會副主席、中山攝影家協會主席田立主席應邀為我院師生作“攝影非常態作品的視覺表現”學術講座。此講座是遼寧傳媒學院藝術學院舉辦,由謝軍教授主持,校內師生踴躍參與。

田立,1959年生人。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藝術攝影系?,F從事美術編輯、設計、印務創意、攝影藝術工作。作品多次參加世界權威性大型影賽展示活動,被聯合國文化機構邀請代表攝影創作攝影界參加頒獎、學術交流、創作活動。多次獲國際、國內重大賽事金、銀、銅等獎項,及國家文化部,省、市政府文藝創作獎,編輯出版各類書籍、畫冊等,遼寧省首屆攝影金像獎獲得者。遼寧省攝影家協會第八屆副主席。

田立主席認為,攝影藝術的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共同參與攝影創作變革實踐,結成了推動攝影創作非常態化實驗的“共生體”,實現了“理論-實踐”的雙向轉化和滲透。他認為,建立“攝影非常態作品的視覺表現”應打破以傳統為參照系看攝影創作的視角。“攝影創作”是一種基于攝影創作自覺的理論“態度”;一種蘊含了攝影創作特有的學術傳統、學術基因、學術命脈與學術典范的“立場”;一種能夠戴上外在學科“眼鏡”看問題,用內在攝影創作“眼睛”看待攝影創作的“視角”;一種內含攝影創作自有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更多采用關聯互動、融通綜合思維方式的“方法”。這種“態度”、“立場”、“視角”、“方法”,匯聚為“攝影非常態作品的視覺表現”特有的價值觀、思想體系、框架結構以及認知方式。

田立主席梳理了“攝影非常態作品的視覺表現”的概念,并認為建設“攝影非常態作品的視覺表現”有兩條路徑:第一是需要找到生長點,這包括進一步厘清“攝影非常態作品的視覺表現”的核心要素、整體結構與內在邏輯;探究它的生成發展基礎及該體系在新時代的重大現實意義;進一步在國際背景下明晰“攝影非常態作品的視覺表現”的獨特與不可替代性,探索其國際貢獻與傳播推廣。第二是需要找到突破載體,即創建攝影創作攝影新媒介。為推動攝影創作基礎攝影創作實驗與發展,建設攝影創作新的藝術理論體系,走出扎根創作和當代攝影創作實踐的攝影創作之路作出了整體突破與原創建設的努力。

謝軍教授在總結此次活動時認為,田立主席的講座用層層遞進的思維方式展現課題的研究思路,探索了體系化、結構化的攝影創作特色社會主義攝影創作理論的研究方式,揭示了攝影非常態作品的視覺表現研究的生長點和突破載體。謝軍教授指出,攝影藝術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也可以投身于攝影創作創作理論的研究中,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是投入到攝影創作優秀攝影創作傳統的研究中;第二是總結近代以來的攝影創作前輩所孕育的攝影創作思潮;第三是在把握自身立場的前提下汲取世界先進的攝影創作經驗。在場師生圍繞講座內容與田立主席進行了互動與交流,反響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