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學院教師批閱課后作業管理規定(暫行)

為推動教學質量提升,強化學生應用能力,針對本科生合理 增負, 突出過程性考核,全面規范管理教師批閱課后作業環節, 依據學校有關規定,結合學院專業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任課教師應依據課程大綱、考試大綱等教學文件向學 生布置與課程相匹配的課后作業,旨在檢驗課堂教學效果,鞏固 新知識, 熟練新技能,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條 課后作業數量可根據課程教學實際確定, 原則上每門 課程應設置6次課后作業, 其中: 平時作業4次, 期中作業1次, 期末作業 1次。期中過程考試可視為期中作業,項目教學包作品可列為課程期末作業。

第三條 平時作業應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每生 1 份; 期中、期 末作業可采取獨立完成模式,也可實施團隊完成模式。采用團隊 完成模式時,原則上每隊人數控制在 5 人(含) 以內, 且必須明 確團隊成員各自作業任務,力求任務均衡。

第四條 課后作業形式應與課程類型相適應, 可包括: 繪畫習 作、速寫習作、 創作草圖、原畫作品、故事腳本、二維動畫、三 維靜幀、三維動畫、視頻剪輯、程序代碼、互動游戲、分析報告、 調研報告、試題小卷和匯報文稿等。

第五條 同一門課程的課后作業安排應由該門課程的全體任 課教師共同研究制定,經系主任審批后, 列入教學計劃。任課教 師在課后作業布置時, 必須明確作業題目、作業要求、完成模式、 上交時間以及評價標準。

第六條 任課教師應對課后作業進行 100%批閱,批閱內容主 要包括兩部分:

(一)作業成績。任課教師應依據課后作業評價標準, 按百分制 評定成績, 按要求填入教學日志。課后作業按比例納入課程總成績。班級成績應呈正態分布為宜。

(二)作業評語。任課教師應根據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給予每位學生評語。評語應具有個性化,語言精練、字跡清晰, 100 字以內為宜。評語一般分為三個部分,作業優點、作業缺點和和改進方向。

第七條 課后作業批閱須由任課教師本人完成, 規范填寫《數 字媒體學院學生課后作業批閱評價表》(以下簡稱“《批閱表》”, 見附件 1、附件 2)。

第八條 任課教師須在學生提交作業后兩周內完成批閱, 批閱結果應在課堂教學中設置點評環節,反饋糾正共性問題,督促學生及時改進。

第九條 課后作業作為重要的教學檔案,實施電子版100%留 存,相應的PDF版《批閱表》一并存檔。課后作業電子版存檔技 術標準如下:

(一 )圖片類。JPG格式,單幅文件大小2MB以內,300像素*300像素以內,分辨率 300dpi。

(二)視頻類。MP4格式,篇幅時長5分鐘以內,單項文件大小50M以內,720P。

(三)軟件類。軟件項目文件格式,一般單文件控制50MB以內。(優先選擇圖片或視頻形式存檔, 超標須申報)

(四)文本類。PDF 格式,單個文件大小 1MB 以內。

(五)實物類。拍照存檔,JPG格式,5MB以內,清晰即可。

第十條 “展賽演播” 作品、專業競賽獲獎作品、創新創業項目作品等電子版作業另行歸檔,不受上述技術標準限制。紙介課 后作業原件由任課教師推薦15% (優秀率)存檔,由系主任組織遴選后存檔于系檔案柜備查

第十一條 課后作業電子版歸檔工作由學院統一組織,印發歸 檔通知。課后作業每學期歸檔兩次,即教學第11周和第19 周分別歸檔一次,以系為單位移交學院教學秘書保管。

第十二條 課后作業批閱情況采取系主任負責制,系主任是本系課后作業批閱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學院每學期期末組織專項檢 查一次, 檢查結果與系主任績效掛鉤。

第十三條 課后作業批閱是任課教師常規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批閱和歸檔情況納入專任教師360綜合考核,與專任教師評職晉級、薪酬待遇掛鉤。課后作業批閱和歸檔情況與外聘教 師月績效、續聘掛鉤。批閱質量不合格視為教學問題, 嚴重違規 按教學事故處理。

第十四條 本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實施,由藝術設計學院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件 1:《藝術學院學生課后作業批閱評價表(個人版)》
附件 2:《藝術學院學生課后作業批閱評價表(團隊版)》

 

藝術設計學院
2021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