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寒假“返家鄉” 社會實踐系列報道(三)|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襄河鎮江海社區—林珊珊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藝術學院針對2023年返家鄉社會實踐進行系列報道。以此激勵和引導我院學生參與實踐工作,充分感受家鄉變化,銘記黨的奮斗歷程,增強服務人民,回報家鄉的責任感使命感。
個人簡介
姓名:林珊珊
班級:攝影2101班
實踐地點:全椒縣襄河鎮江海社區
實踐經歷
江海社區工作的宗旨是方便群眾,服務社會。社區服務工作主要幫助社區里的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重點、次重點人群;預防和解決部分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區問題。江海社區開展社區服務,完善社區功能,提高社區福利水平和社區生活素質,實現個人和社區的和諧一致,促進社區的穩定與發展。江海社區的工作不僅包括社區福利、社區保險和社區服務,還包括移風易俗等社區改造方面的工作。
這次的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我走進了江海社區,我在社區當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電話慰問老年人以及需要重點關注的人群;電腦統計社區人數,劃分人群;為社區的重點人群和退伍軍人準備和發放健康包等都讓我有著很大的感觸: 人的一生中,學校并不是真正永遠的學校,而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使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建設,向工農群眾學習,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向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實踐感受
本次活動我深刻了解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他們不僅需要在疫情放開之后及時的統計陽性人群,還要上門慰問,同時還要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奉獻精神是他們的代名詞,無論發生什么,社區的工作人員永遠都會風雨無阻的站在第一線為群眾排憂解難,傳遞他們的愛心。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深刻領會到了什么是志愿者精神與無私奉獻精神,并且我也會向社區的工作者學習繼續將這份精神傳遞給社會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