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創作—— 藝術學院美術系人文采風寫生師生再出發!

“時光會走遠,影像能長存”!

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里

我們又迎來了21屆美術系攝影,書法

以及繪畫專業學生的采風創作

用手中的器材,畫筆和自己的眼光去丈量世界

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根據攝影,書法與繪畫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遼寧傳媒學院藝術學院美術系組織21級攝影,書法和繪畫專業全體學生分別于9月4日至9月15日(繪畫專業)以及9月18日至9月23日(攝影,書法專業)進行采風活動。其中繪畫專業由黃永東和張旭老師帶領,攝影與書法專業分成兩組分別在李靖主任,王朝輝老師、海玉豪老師、吳俊宇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本次采風活動。

此次采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帶領學生深入生活、貼近生活,不斷去發現和捕捉在學校無法獲得的生活感受和精彩瞬間。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和關注不同地區的人文風俗、園林建筑、自然地貌和歷史文化。每一個地點都是在帶隊老師的帶領下學生進行有計劃的拍攝與參觀學習。在這些天的行程中,同學們積累了大量的素材,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自己的創作思路。
此次采風考察內容非常豐富多彩,攝影與書法師生們的足跡遍布省內外,其中東線途徑本溪市、丹東市、大連市、鞍山市、遼陽市,西線途徑錦州市、盤錦市、葫蘆島市、秦皇島市,所選擇的考察地點非常適合攝影專業和書法專業學生學習創作。東線先后到達本溪水洞、小市一莊、鳳凰山、鴨綠江斷橋、安東老街、虎山長城、抗美援朝紀念館、海王九島、岫巖水巷、龍潭灣、魁星樓、廣佑寺、遼陽民俗博物館;西線先后到達醫巫閭山、天下第一關、老龍頭、角山長城、王家大院、魚田七里海、鴿子窩、碧螺塔、長壽山、新澳海底世界、覺華島、凌海九華山、紅海灘、遼河碑林。繪畫專業則來到了位于大連市莊河市的栗子園美術寫生基地。

本次采風與上屆最大的不同在于這是疫情結束后組織的首次采風活動,范圍涉獵之廣、考察地點之多為往屆所未有,并實現了首次出省采風考察。繪畫專業選取了東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風景作為寫生對象,山川、河流、田野等。學生在外出寫生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捕捉大自然的美,鍛煉了觀察能力和繪畫技巧。攝影與書法專業以同時分成東西兩線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作品的同質化與重復化,可以為作品的展出質量提供有力的保證。每名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所拍攝的照片與采風過程中所看到的書法作品和自然風景,聯想自己的感受,發揮后期想象力創作出原創具有特點的作品。

攝影專業采風最大的亮點是延續了上屆的紅色基因,突出遼寧六地文化,來到了位于丹東市的鴨綠江斷橋和抗美援朝紀念館。作為抗美援朝戰爭的起點,丹東這座全國最大邊境城市承載了太多的歷史記憶。同學們深受英雄城市的鼓舞,深深感到這里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被我們記錄、傳承、歌頌、發揚。大學生有信仰,則國家有信仰;大學生有使命,則中華名族有使命;大學生有擔當,則國家,民族有擔當。讓優秀紅色文化成為激蕩我們創作的力量。

下一步,藝術學院將探索設立更多具有紅色教育意義的課程,進一步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教育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愛黨情懷,不忘初心使命,努力成長為與祖國同心同向的棟梁之才。

通過本次教學考察實踐,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讓課堂所學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豐富了攝影與書法以及繪畫本科專業教學體系,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專業水平,促進了攝影與書法以及繪畫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對同學今后的藝術道路及職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極大提高了攝影,書法與繪畫專業同學們的專業素養,增強了集體凝聚力,在專業建設上我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采風結束后,21級攝影專業與書法以及繪畫專業師生將挑選考察期間的優秀作品,面向校領導和全體師生進行匯報展示。面對未來,藝術學院美術系攝影,書法與繪畫專業將繼續開展相關實踐教學,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此外,我們會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實踐渠道,與其他高校或相關單位建立合作,舉辦更多類似采風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培養“一專多能”應用型藝術人才。

我們借由此次機會,希望能夠把省內外的風光展現給大家,一起分享,一起進步。敬請期待這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