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領航 立德樹人?|?藝術學院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專項會議—探索藝術與思政融合新路徑

隨著“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深入落實,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藝術專業課程,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重要課題。4月9日下午,藝術學院在藝術樓308室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專項會議。會議特邀馬克思主義學院蘇潔老師進行指導,由視覺傳達系主任吳茜主持,院級課程思政工作室成員全員參與,共同探討課程思政與藝術專業課程的融合新路徑。

會議現場

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李澤老師分享了《設計心理學》課程案例,深入探討在該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與實踐方法。他提出,應將思政元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課程,引導學生關注用戶實際需求和心理感受。在設計中,要融入社會責任感和文化傳承。李老師強調,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明白設計不止關乎產品外觀與功能,更要重視用戶體驗。同時,他倡導關注老年人等弱勢群體,鼓勵學生設計富有同情心的產品,以此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和職業公德。

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李澤

馬克思主義學院蘇潔老師結合李澤老師的課程案例進行分析,充分肯定當下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她指出,藝術專業在將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融合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借實際案例激發學生主動性,做好價值觀引領。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蘇潔

在交流環節,成員組老師各抒己見。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王爽老師分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她認為課程思政不是生硬灌輸,而是要在專業課程中隱性滲透,強調通過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實現課程思政目標,重視其在培養學生價值觀和職業道德方面的作用,突出課程思政的實用性與目的性。

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王爽

同為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趙迪老師,作為李澤老師的課程思政建設導師,肯定了其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中的長期努力與顯著成效。通過督導聽課工作,趙老師發現部分專業老師對課程思政理解存在誤區,提出要加強課程思政基礎工作建設,強化教師個人價值觀引領,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同時,她還強調參加比賽對提升教學經驗、推廣學校教學理念的重要性。

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趙迪

廣告設計系主任孫犁從實踐工作角度出發,分享如何利用游戲化教學和心理測試等互動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闡述將課程思政與學生實際生活、專業學習相結合的經驗,強調課程思政要隱性滲透,避免生搬硬套,以激發學生主動性。

廣告設計系主任孫犁

服裝與服飾設計系何艷迪老師通過分析課程思政的挑戰與對策,探討克服傳統思政教育局限性的方法,研究如何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結合以實現育人目標,以及如何通過課程思政培養學生價值觀和職業道德。

服裝與服飾設計系教師何艷迪

書法系李遵煒老師結合書法專業,探究書法與課程思政的融合路徑,提出可借由對傳統書法作品中蘊含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筆墨間感受中華文化精神內涵,領悟思政價值 。

書法系教師李遵煒

美術系副教授王朝輝老師則對課程思政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分析,王老師強調課程思政應與大中小一體化教育結合,要結合學校特色和學生特點形成獨特教學案例,建議教師在課程思政中融入個人價值觀,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美術系副教授王朝輝

此次匯報會,為藝術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搭建起有效的溝通橋梁,老師們交流經驗、剖析問題,共同凝聚智慧力量。未來,學院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探索創新,推動思政元素與藝術專業課程緊密融合,培養更多兼具藝術素養與高尚品德的優秀人才。